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甲钴胺片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微生物法测定了20名健康受试者口服甲钴胺片和弥可保后不同时间血清中甲钴胺的浓度,采用面积法(△AUC0-72)估算了甲钴胺片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口服1500μg甲钴胺片和弥可保的tmax分别为(2.5±0.9),(2.4±1.2)h;Cmax分别为(322.1±198.9),(326.4±212.6)ng·L-1;t1/2分别为(21.0±5.2),(21.5±5.6)h。统计学处理结果,两剂型的药动学参数间差异均无显著性,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5±15.6)%。结论: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钴胺对断指再植术后感觉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将236例断指再植术后的病人分为5组,A、B、C组分别肌肉注射5001、000、1 500μg甲钴胺,每日1次,共30次,然后改为每日口服1 500μg甲钴胺片剂,累计共4个月;D组每日口服1 500μg甲钴胺片剂,共4个月;E组为阴性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段对手指感觉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A、B、C、D组在术后不同时间段手指感觉功能恢复均明显优于E组(F=11.473~23.388,q=2.533~5.533,P<0.05),感觉功能恢复的效果与应用甲钴胺的剂量呈正相关(r=0.197~0.322,P<0.05),肌肉注射效果优于口服。长期应用甲钴胺不良反应轻微。结论甲钴胺对断指再植术后断指感觉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且与药物的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α-硫辛酸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治疗组加用α-硫辛酸注射液600 mg静脉滴注,甲钴胺500μg,口服,1日3次;对照组加用甲钴胺500μg,口服,1日3次,3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α-硫辛酸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梅坚 《中国药业》2013,22(8):37-38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2例患者给予弥可保肌肉注射,观察组60例患者接受弥可保肌肉注射联合α-硫辛酸静脉滴注。采用总症状(TSS)评分法评估临床症状、体征,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结果治疗后2周,观察组TSS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腓总神经和腓肠神经传导速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和神经传导速度,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弥可保。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刃针短刺结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5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6例),治疗组采用刃针短刺结合弥可保穴位注射,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疗程15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值,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疼痛VA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1);治疗后治疗组症状、体征积分及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差值及VAS评分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刃针短刺结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优于传统针刺法,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弥可保在奥沙利铂化疗所致神经毒性中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或结直肠癌患者58例做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均接受奥沙利铂化疗,每2周1次,共化疗4周期。化疗第1天起,研究组给予黄芪注射液联合弥可保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弥可保治疗,直至化疗结束。观察两组周围神经传导功能、Karnofsky(KPS)评分、神经毒性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治疗前两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ttion velocity,SCV)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CV均增加(P<0.05),研究组MCV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SCV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组间对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治疗周期的K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神经毒性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Z=-1.127,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弥可保对奥沙利铂化疗所致神经毒性的防治效果理想,可显著改善神经传导功能及患者健康状况,降低神经毒性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弥可保合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44例DPN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两组原控制血糖方案不变,治疗组口服弥可保合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照组口服弥可保,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症候疗效评价、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肌电图检测。结果:治疗组肌电图(EM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改善神经传导速率,还可能促进血糖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性神经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糖尿病周围性神经性病变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依帕司他与甲钴胺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甲钴胺治疗。疗程均为4周,以观察治疗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44%,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帕司他与甲钴胺联合治疗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性神经性病变的治疗效果。依帕司他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性神经性病变的疗效优于单药治疗组。  相似文献   
9.
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1次/d,联合甲钴胺500 μg肌肉注射、1次/d;对照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1次/d,联合维生素B12 0.5 mg注射液、维生素B1注射液100 mg肌肉注射、1次/d,3周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0%,对照组为78.33%,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甲钴胺对挤压伤大鼠坐骨神经的修复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钴胺对周围神经损害后恢复的影响。方法:以SD大鼠坐骨神经建立周围神经损害动物模型,以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坐骨神经干病理切片(光镜、电镜)为观察指标,考察甲钴胺对周围神经损害后恢复的影响。结果:甲钴胺组给药4周后能显著改善大鼠坐骨神经损害。结论:甲钴胺对周围神经损害有确切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