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应用蒿芩清胆汤对流感病毒性肺炎湿热症模型进行治疗,并探索其中可能存在信号通路,为评价其作用打下实验基础。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病毒组(单纯病毒感染)、模型组(高脂饮食+湿热环境+病毒感染)、阳性药物组(模型组+病毒唑)、蒿芩清胆汤组(模型组+蒿芩清胆汤)。造模成功后取小鼠肺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切片NF-κB阳性光密度值;提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用RT-PCR的方法检测其NF-κBmRNA的表达,测定各组小鼠肺指数并计算肺指数抑制率,再进行比较。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蒿芩清胆汤组的小鼠肺病变程度明显好转,肺组织NF-κB的阳性表达及腹腔巨噬细胞NF-κB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蒿芩清胆汤对流感病毒性肺炎湿热症疗效显著,而它是通过下调NF-κB的表达来干预肺泡内炎症反应,减少肺组织损伤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梁光义  徐必学  李霞  曹佩雪 《中成药》2003,25(2):146-148
目的;比较当归补血汤(当归,黄芪)分煎液与合煎液中阿魏酸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C18,以甲醇-0.05%乙酸(45:55)为流动相,在324nm波长处测定。结果:分煎液阿魏液平均回收率为100.86%,RSD=2.33%。合煎液阿魏酸平均回收率为101.37%,RSD=1.52%。结论:合煎液中阿魏酸含量高于分煎液。  相似文献   
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半夏、生姜、甘草三泻心汤配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BP(BackPropagation,BP)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在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配伍中的应用,并应用所建模型探讨三复方药味与剂量的配伍规律。方法:应用均匀设计对药味及剂量进行分组,测定不同组别对正常大鼠胃粘液的影响。应用MATLAB6.5进行编程,选用BP神经网络来拟合实验数据,比较831、881、8121三种拓扑结构、不同BP算法对网络模型拟合效果的影响,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三方对胃粘液含量影响的预测模型。结果:拓扑结构为881、算法为改进BP算法的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很好的拟合学习过的样本,并对未学习过的样本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其中采用动量法和学习速率自适应调整两种策略相结合的改良BP算法的网络拟合预测效果最佳。应用模型分析可以看出,每种药物剂量变化及不同药物组合对胃粘液分泌的影响不尽相同,如辛开组合具有促进胃粘液分泌的作用,苦降组合、甘补组合具有抑制胃粘液分泌的作用。结论:以半夏、甘草、生姜泻心汤为研究模板,提出的复方类方配伍规律研究模式:“优化拆方实验设计-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复方类方知识发现”,将为复杂复方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理气开郁法中药板块方的镇痛作用特点。方法:将150只清洁级昆明种小鼠,按体重随机区组法分为15组,包括对照组,柴郁汤、芍甘汤、痛泻要方、金铃子散高中低剂量各组,吗啡和布洛芬组,采用45℃、50℃、55℃水浴引致小鼠疼痛模型,动态测定痛阈潜伏期,用药前测定基础痛阈。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柴郁汤、芍甘汤和痛泻要方的镇痛作用以高剂量更明显;柴郁汤对45℃、50℃、55℃水浴的痛阈潜伏期均有延长作用,柴郁汤高、中剂量在多个时间点上显示出较好的镇痛作用。结论:柴郁汤的镇痛作用较强,作用特点类似于中枢镇痛药或兼有中枢性镇痛作用;芍药甘草汤、痛泻药方、金铃子散属于作用于外周的镇痛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增液汤治疗羊水过少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增液汤治疗组和饮水治疗对照组,观察AFI、剖宫产率、Apgar评分等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间AFI、Apgar评分及剖宫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增液汤治疗羊水过少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饮水,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三仁汤化裁联合红蓝光对脾胃湿热证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张掖人民医院皮肤科收治的196例脾胃湿热证痤疮患者,以密封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98例。对照组采用红蓝光照射治疗,联合组采用三仁汤化裁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血清生化指标、生活质量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皮疹类型、皮损数量、皮疹形态和皮疹瘙痒)均显著降低,且联合组降低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的P物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联合组降低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痤疮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Qol-Acne)中自我感知、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及总分均显著提高,且联合组治疗后自我感知、情感功能和总分显著高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发现,联合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仁汤化裁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较单纯红蓝光照射治疗疗效更好,且有助于缓解患者皮疹症状,调节机体相关的血清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中药对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宫颈HPV感染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健脾化湿中药口服联合保妇康栓阴道置药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妇康栓阴道置药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细胞亚群的变化,并对比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HPV转阴率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D4+、CD4+/CD8+值较治疗前显著上升,CD8+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3项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HPV转阴率及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化湿中药可有效调节宫颈HPV感染患者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促进HPV感染转阴。  相似文献   
8.
刘建伟 《甘肃医药》2014,(4):253-255
目的:探讨疏肝平胃汤辅助治疗慢性胆囊炎并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76例慢性胆囊炎并胆汁反流性胃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药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疏肝平胃汤辅助治疗,4周后统计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半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总有效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疏肝平胃汤辅助治疗,对于降低短期复发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荆芥连翘汤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荆芥连翘汤足浴配合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43例糖尿病足患者在全身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荆芥连翘汤煎液浸泡患足,每天1次,每次45min。结果治愈28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3。结论荆芥连翘汤足浴配合全身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足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肾止颤方联合埋针对帕金森病(PD)大鼠行为学、中脑黑质区自由基清除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和造模组(30只),造模组采用蛋白酶抑制因子皮下注射法制作PD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多巴丝肼组、针药结合组,各10只。模型组、假手术组均予生理盐水1mL/(100g·d)灌胃;多巴丝肼组予多巴丝肼200mg/(kg·d)灌胃;针药结合组予补肾止颤方1mL/(100g·d)灌胃,并结合埋针。各组均予隔天(每周一、周三、周五)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大鼠行为学及中脑黑质区谷胱甘肽(GSH)、过氧化脂质(LPO)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GSH含量和GSH-Px、SOD活性均明显降低(P <0.01);LPO含量显著升高(P <0.01);且模型组大鼠的网格试验和平衡杆试验移动潜伏期及过杆时间均显著延长(P <0.01)。与模型组比较,多巴丝肼组和针药结合组GSH含量和GSH-Px、SOD活性均明显升高(P <0.01),针药结合组GSH含量和GSH-Px、SOD活性均高于多巴丝肼组(P <0.05);多巴丝肼组和针药结合组LPO含量均明显降低(P <0.01),针药结合组LPO含量低于多巴丝肼组(P <0.05);多巴丝肼组和针药结合组的网格试验及平衡杆试验移动潜伏期和过杆时间均明显缩短(P <0.01),针药结合组网格试验及平衡杆试验移动潜伏期及过杆时间均较多巴丝肼组显著缩短(P <0.05)。结论补肾止颤方联合埋针能使PD大鼠的行为学明显改善;并能显著增强中脑黑质区自由基清除能力,从而保护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