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10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建梅  雷铖 《西部医学》2019,31(3):465-469
【摘要】 目的 分析联合微信群对院外2型糖尿病(T2DM)患者实施同伴教育的效果,并探讨新型的同伴教育模式对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1~6月在某三甲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T2DM患者14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71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接受为期3个月的联合微信群同伴教育。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DSMS)、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DMSES)、中文版糖尿病生活质量特异性量表(CN ADDQOL)测量并分析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最终试验组纳入66名,对照组纳入65名患者完成整个研究。两组一般情况、DSMS、DMSES以及CN ADDQOL三个量表干预前基线评估处于同一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联合微信群的同伴教育进行为期3个月的干预后,试验组DSMS、DMSES以及CN ADDQOL三个量表总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微信群对院外T2DM患者实施同伴教育可以增加患者管理疾病的信心,有效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大型公立医院官方微信运行现状调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全面了解医院微信公众账号运营情况,探索进一步完善微信运营的有效措施。方法:应用文本分析法以及深度访谈法,以上海市39家三级甲等医院为调查样本,对其微信开通率、微信服务号、订阅号的运行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在上海市39家三级甲等医院中,订阅号的开通率为33%,其中只有45%的医院经常更新订阅号信息,服务号的开通率为13%。与传统网站、微博相比,医院微信公众账号更注重挖掘服务功能的潜力。结论:医院应进一步强化微信在线服务功能、制定个性化服务、严格控制信息发布数量,并合理利用微信连接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现代网络通讯手段微信引入儿童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将160例2~6岁儿科住院患儿随机分成为微信组和对照组各80例。微信组在病房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加上微信,对照组为病房健康教育,无微信。比较两组健康教育的知晓度。结果:微信组健康教育优于对照组的知晓度(P<0.05)。结论:以现代化网络通讯微信为平台,能很好的提高住院病人对健康教育的知晓度,从而提高整个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信打卡考勤随访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8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出院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54例)在出院时行常规微信教育;观察组(54例)在常规微信教育基础上,参照职场打卡模式由患者行抗凝药物服用回复,护士行跟踪服务。结果观察组抗凝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相对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微信打卡考勤随访可以提高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结合视频教育对创伤骨科患者疼痛控制效果及疼痛控制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6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由责任护士给予常规疼痛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微信平台结合视频播放疼痛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入院3d,术后3d疼痛评估结果,疼痛控制满意度及对患者疼痛治疗方法的影响。结果在实施微信平台结合视频教育后,观察组入院3d及术后3d与对照组相同时间疼痛评分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疼痛控制教育的满意度、对疼痛控制方法的满意度、患者总体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主动使用镇痛药物治疗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平台结合视频教育能够提高创伤骨科患者疼痛管理效果,提高患者疼痛控制及总体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信订阅在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后患者院外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评价。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5年6-12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泌尿外科80例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序列法,按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奇数者为观察组,偶数者为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在常规延续性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微信订阅的延续性护理指导。干预前后对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疾病知识掌握度、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在服药依从性、疾病知识掌握度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订阅应用于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患者院外延续性护理中,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相关疾病知识掌握度和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对改善患者预后,促进其早日康复、正确的疾病认知、密切护患关系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信公众平台是移动互联网催生的一项新应用。根据该平台的功能和优势,文章分析了微信平台应用于教学的可行性,并对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开展的策略和方法进行研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和调查反馈显示,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是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可行的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八段锦锻炼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其对网膜素-1、内脂素和脂联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9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基于微信平台的八段锦运动。观察干预后疗效,观察干预前后血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生活质量、网膜素-1、内脂素和脂联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48%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09%(χ2=4.128,P<0.05)。两组干预前FPG、2hPG、HbA1c、HOMA-IR、ISI、GLP-1、生理功能、心理精神、社会关系、治疗评分、网膜素-1、内脂素和脂联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PG、2hPG、HbA1c、HOMA-IR、生理功能、心理精神、社会关系、治疗评分和内脂素水平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而ISI、GLP-1、网膜素-1和脂联素水平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降低或者升高水平更为明显(P<0.01)。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八段锦锻炼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显著,能够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脂肪因子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信教育模式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管理的有效性。方法入选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门诊新诊断T2DM患者59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服用二甲双胍片,500 mg/次,2次/d,随餐服用。研究组服药同时通过微信监督和管理,持续推送糖尿病知识3个月。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人体测量学参数及生化指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依据数据类型采用t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相比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研究组总胆固醇[(4.7±1.1)和(5.1±1.4)mmol/L]、甘油三酯[(2.2±1.5)和(2.8±1.9)mmol/L]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2.7±0.7)和(3.0±0.9)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相比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幅度大[(-1.6±0.8)%和(-1.1±1.0)%;P=0.026],血糖达标率高[86.7%(26/30)和62.1%(18/29);P=0.03]。结论通过微信可对新诊断T2DM患者进行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0.
莫凤霞  冯小莎 《全科护理》2020,18(15):1907-1909
[目的]观察微信打卡式监督法提高冠心病病人院外康复锻炼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40例冠心病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冠心病院内护理及出院后电话随访,观察组将随访方式改为微信打卡式监督法,比较干预后两组病人心功能指标、锻炼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心功能指标均得到优化,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依从性评分及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打卡式监督法在缓解冠心病症状、提高病人依从性与满意度方面均具有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