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1篇
医药卫生   63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塞来昔布对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塞来昔布对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以SD大鼠为供者,Wistar大鼠为受者,进行40次腹部异位心脏移植。采用HE染色和原位末端标记(TUN EL)技术检测移植心切片,进行排斥反应的病理分级并计算移植心肌细胞的凋亡指数(AI)。结果移植心的细胞凋亡主要发生于心肌细胞;移植后第3、5d,塞来昔布治疗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1.03±0.42和3.28±2.42;对照组分别为2.35±1.51和11.35±3.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细胞凋亡是心脏移植急性排斥中组织损伤的重要机制;塞来昔布能明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塞莱昔布超前镇痛在骨科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研究塞莱昔布超前镇痛与骨科手术术后疼痛、镇痛药物的使用、不良反应以及与外周血前列腺素E2(PGE2)的关系。方法将80例骨科下肢手术病人随机均分为塞莱昔布组(观察组)和安慰药组(对照组),分别于术前1h及此后12、24h给予塞莱昔布或安慰药。采用联合腰麻,术后行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并行镇痛评估,记录术后镇痛药的总用量,观察不良反应。手术结束时及术后24h各取外周血2ml,检测PGE2浓度。结果两组间手术结束时、术后1、12、24、48hVAS差异无显著意义。但观察组术后2、4、8h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48h静脉曲马多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h血清中PGE2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塞莱昔布超前镇痛用于骨科手术,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减轻炎症反应,减少术后镇痛药的使用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环氧化物酶-2(COX-2)、诱导型前列腺素合成酶-1(mPGES-1)的表达机制及塞来昔布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3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其中正常对照组8只(A组),另24只将特制的硅橡胶圈置于兔右侧颈动脉。术后给予1%高胆固醇喂养14d,建立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动物模型,将模型兔随机分为颈动脉狭窄无干预组(B组1、小剂量塞来昔布治疗组(15mg/kg,C组),大剂量塞来昔布治疗组(35mg/kg,D组),每组各8只。治疗4周后取双侧颈动脉并分为平等2段,分别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法测定颈动脉斑块干预后COX-2及mPGES-1的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C、D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的斑块中COX-2及mPGES.1表达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B组比较,C、D组颈动脉斑块的C0X-2及mPGES.1表达显著下调,差异有显著性(P〈0.051。结论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理过程中炎症反应可能起着主导作用。塞来昔布干预可抑制COX-2及mPGES—1的表达,减缓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赛来昔布对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40只裸鼠建立胰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对照组、HIFU组、赛来昔布组及联合组共观察40d,研究各处理因素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观察4组移植瘤组织病理学变化,RT-PCR检测bcl-2、bax及HSP70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HSP70的表达。结果联合组移植瘤平均体积最小,赛来昔布组、HIFU组、联合组抑瘤率分别为81.3%、93%、99.7%。病理示HIFU组和联合组中见大片凝固性坏死,HIFU组可见残留癌细胞小岛而联合组未见。FT-PCR示bcl-2在各组中均表达极弱;bax在HIFU组、赛来昔布组及联合组中表达均上调;HSP70以联合组表达上调最明显。免疫组化示HIFU组、联合组HSP70呈强阳性表达。结论HIFU与赛来昔布联合对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的治疗可起到协同作用。HIFU不仅可以直接杀灭肿瘤细胞,而且可以通过上调bax的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通过上调HSP70的表达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进一步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5.
Celecoxib对胆囊癌细胞GBC-SD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Celecoxib对人胆囊癌细胞GBC-SD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检测GBC-SD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采用四唑氮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和凋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LISA)检测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结果 Celecoxib可下调GBC-SD细胞Cox-2蛋白表达.Celecoxib抑制GBC-SD细胞增殖作用呈时间依赖性,作用2天后就有轻度抑制,第3、第4和第5天抑制作用已相当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并且这种增殖抑制作用能被200 g/ml GE2拮抗.Celecoxib诱导GBC-SD细胞G1-S期阻滞,40 μmol/L(P<0.05)和20 μmol/L(P<0.05)Celecoxib组G0-G1 期细胞含量比对照组( μmol/L)明显增高,而S期和G2/M期细胞含量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40 μmol/L(P<0.05)和20 μmol/L(P<0.05)Celecoxib处理48 后GBC-SD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结论 Celecoxib通过Cox-2和PGE2途径抑制GBC-SD细胞生长和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6.
塞来昔布对胃癌细胞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塞来昔布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12.5~100μM的塞来昔布处理胃癌细胞株SGC-7901 24小时后,用MTT法测定塞来昔布对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率及MDRl表达水平。结果:12.5~100μM的塞来昔布对胃癌细胞均有抑制作用,首先表现为S期阻滞,继而出现细胞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胃癌细胞MDRl表达水平在12.5μM药物浓度作用时MDRl表达上调,25~100μM药物浓度作用时MDRl表达水平明显下调,且随药物浓度的增高,MDRl表达水平逐渐下降。结论:塞来昔布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对胃癌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同时塞来昔布具有下调胃癌细胞MDRl表达,逆转多药耐药性的作用,但在药物浓度较低时,则为上调MDRl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SGC-7901人胃癌细胞生长、端粒酶活性,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的影响,研究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终浓度为100、200及300μmol/L的塞来昔布作用于SGC-7901人胃癌细胞后,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采用半定量-TRAP银染法检测端粒酶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率及bcl-2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对SGC-7901人胃癌细胞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流式细胞学检测到凋亡峰,细胞阻滞于G0/G1期。同时它也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其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且端粒酶活性的降低与bcl-2表达水平下降有关。结论塞来昔布能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降低端粒酶活性,其作用机制与bcl-2表达水平下降有关,此可能是COX-2抑制剂抗肿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Celecoxib对人卵巢癌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以及其抗卵巢癌作用与COX-2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CM)、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Celecoxib(COX-2特异性抑制剂)加入人卵巢癌SKOV3细胞株中共同培养24h后,SKOV3细胞COX-2的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变化,同时与非选择性COX-2抑制剂Aspirin相比较。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elecoxib对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组织中COX-2表达的影响。结果RT-PCR显示,随药物浓度增加,COX-2mRNA表达逐渐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CM显示,Celecoxib(5×10-5mol/L)和Aspirin(7×10-3mol/L)组COX-2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尤以Celecoxib(5×10-5mol/L)组更显著;Westernblot检查结果相同;免疫组化发现,Celecoxib不同剂量(10、25、50mg/kg·d)用于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后,其COX-2的IOD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药物剂量的增大,其IOD减小。结论Celecoxib对人卵巢癌的抗肿瘤效应与COX-2表达下降有关,可能存在COX-2依赖和非依赖途径,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Celecoxib(塞来昔布)对C6胶质瘤生长抑制的体内实验研究。方法 将成瘤小鼠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应用肿瘤HE染色法、肿瘤生长曲线、前列腺素E2(PGB)检测及电镜检查方法观察Celecoxib对小鼠移植瘤的作用。结果 HE染色和电镜可见治疗组血管破坏、细胞坏死和凋亡,PGE2检测及肿瘤生长曲线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lecoxib能够抑制COX-2活性。降低PGB合成,Celecoxib对C6胶质瘤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对胶质瘤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Abstract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is a systemic inflammatory disease that mainly affects the articular synovial tissues. Although the etiology of RA has not yet been elucidated, physical and biochemical inhibition of synovial hyperplasia, which is the origin of articular destruction, may be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RA.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have long been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RA.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NSAIDs generally involves the inhibition of cyclooxygenase (COX) at sites of inflammation. Thus, NSAIDs were not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have a so-called anti-rheumatic effect, including inhibition of progressive joint destruction and induction of remission. However, certain conventional NSAIDs and celecoxib, a selective COX-2 inhibitor, have been reported to inhibit synovial hyperplasia by inducing the apoptosis of human synovial fibroblasts. Therefore,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such NSAIDs may not only have an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but also an anti-rheumatic effect. 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 findings about the pro-apoptotic effect, in other words, anti-proliferative effect of NSAIDs on synovial fibroblasts from patients with 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