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6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序岩黄芪化学成分研究(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多序岩黄芪(Hedysarum polybotrysHand.-M azz.)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柱色谱分离,用理化性质及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多序岩黄芪中分离鉴定了3个化合物:(1)白桦脂酸,(2)二十六碳酸,(3)蔗糖。结论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适用于含灯盏花中成药的DNA提取方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引物,并通过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实现对其原料灯盏花的分子鉴定。方法:采用4种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良方法对3种含灯盏花的中成药进行DNA提取,测定DNA的纯度和浓度。采用内转录间隔区(ITS)、matK、psbA-trnH、rbcL位点通用引物对提取的中成药DNA进行PCR扩增,并对PCR扩增最佳位点进行测序,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分子鉴定。结果:4种CTAB改良方法均能获得含灯盏花中成药DNA,其中CTAB改良方法一提取的DNA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其他改良方法;PCR扩增中以matK位点2对引物(matKXF/matK5R或matK3F/matK1R)最佳,可通过1次PCR成功获得具有单一条带且浓度较高的PCR产物,序列与灯盏花对照药材同源性为100%,系统发育树显示可与同属其他植物区分。结论:通过CTAB改良方法一可以有效提取含灯盏花中成药样品的DNA,采用matK位点引物matKXF/matK5R或matK3F/matK1R进行1次PCR扩增并对产物进行测序,通过序列比对可完成其原料灯盏花的鉴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灰毡毛忍冬的鉴别,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来源、性状、显微、理化对其鉴别。结果:首次系统阐明了灰毡毛忍冬的生药学理论。结论:为制订灰毡毛忍冬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别克隆灰毡毛忍冬野生型与湘蕾型ACS3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方法筛选灰毡毛忍冬转录组数据库中与ACS蛋白同源性较高的Unigene序列,设计引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及RACE技术对该Unigene进行全长克隆;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域和同源性等特性;借助qRT-PCR检测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酶(ACS3)基因在不同品种、不同花期灰毡毛忍冬中表达模式。结果从灰毡毛忍冬野生品种及湘蕾品种中分别克隆得Lm-ACS3(GenBank:MH724196)及Lm-XL-ACS3(GenBank:MH724197),开放阅读框长度均为1452bp,编码483个氨基酸,包含保守的Aminotran_1_2结构域,与其他植物的ACC合酶具较高相似度;qRT-PCR结果显示,野生型ACS3基因不同花期间表达差异显著,从花期3开始呈整体明显上升趋势,湘蕾型中花期间表达差异相对较小。结论分别克隆得到灰毡毛忍冬野生型和湘蕾型ACS3基因,该基因在2品种中具不同表达模式;推测ACS3基因或为导致灰毡毛忍冬不同品种间差异表型的可能功能基因之一,为进一步验证该基因在调控蕾期长短及花表型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任可  周静  李振麟  钱士辉  李贺  王宸 《中草药》2019,50(1):120-128
目的探讨重楼提取物(PPEE)抗骨肉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不同质量浓度的PPEE处理骨肉瘤细胞,采用MTT法、Hoechst 33342染色、流式细胞术、Matrigel培养、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细胞周期、血管生成拟态(VM)形成及相关蛋白表达情况。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PPEE的体内抑瘤效果。结果 PPEE对骨肉瘤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0~60μg/m L,对成骨细胞增殖影响较小。PPEE可浓度依赖性地将骨肉瘤143B细胞阻滞在G2/M期,上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CDK1、p-Cdc25C、p-Chk2表达,下调cyclinB1表达;促进细胞凋亡,上调cleavedCaspase-3、8、9和PARP表达,上调Bax/Bcl-2;抑制细胞体外VM形成,下调FAK、Mig-7、MMP-2和MMP-9表达。体内实验显示PPEE能明显抑制骨肉瘤生长和体内VM形成,延长荷瘤裸鼠生存期。结论 PPEE在体内外均具有良好的抗骨肉瘤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及破坏骨肉瘤VM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黄艳萍  张杰  杨敏  丁博  郭冬琴  潘兴娇  张德全  周浓 《中草药》2019,50(18):4438-4448
目的研究不同接种时期对丛枝菌根(AM)真菌侵染的滇重楼幼苗生长发育及重楼皂苷含量的影响,为栽培驯化出高品质的滇重楼奠定基础。方法采用HPLC测定不同接种时期滇重楼中重楼皂苷I、II、VI、VII的含量;采用曲利苯蓝染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方法对不同接种时期及不同AM真菌组合的滇重楼的侵染率、生理指标、根茎生物量等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接种时期的AM真菌侵染率较强,保护酶活性、光合色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提高,可溶性蛋白无明显变化,丙二醛含量降低,滇重楼幼苗的抗逆性提高,生长发育良好;栽培种源1年实生苗(2015年8月采收,T7时期)的品质相对较低,栽培种源1年实生苗(2015年6月、7月采收,T5、T6时期)的与栽培种源2年实生苗(2015年8月采收,T8时期)的品质最佳;不同的AM真菌混合组中,S2、S3和S6处理组的效果更佳。结论接种时期对AMF侵染的滇重楼幼苗生长发育及重楼皂苷含量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道真产淡黄香茶菜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晓  叶江海  李继新  辛来香  韦金怀  邹娟  刘亚华 《中草药》2021,52(11):3187-3192
目的研究道真产淡黄香茶菜Isodon flavidus化学成分,为淡黄香茶菜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硅胶、MCI gel、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型HPLC和重结晶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借助MS、13C-NMR、1H-NMR、2D-NMR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道真产淡黄香茶菜中分离得到了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β,28-dihydroxyurs-12-ene(1)、1-acetoxyl-2E,6E-dipiperonyl-3,7-dioxabicyclo-[3,3,0]-octane(2)、3,4-secoisopimara-4(18),7,15-triene-3-oicacid(3)、β-胡萝卜苷(4)、猫眼草酚D(5)、E-植物醇(6)、棕榈酸(7)、桉油烯醇(8)、(2R,3S)-methyl-2-(5-oxo-2-isopropenylhexyl)-cyclopentanone(9)、sesaminone(10)、arboreol 2-O-methyl ether(11)、3-epicorosolic acid(12)、1-acetoxyl-2E-piperonyl-6E-(methoxyl-piperonyl)-3,7-dioxabicyclo-[3,3,0]-octane(13)、蔷薇酸(14)、咖啡酸甲酯(15)、2-phenylamio-1,4-naphthoquinone(16)。结论 1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9、15、16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黄建猷  胡筱希  麦琬婷  黄周锋  章波  陆国寿  叶勇 《中草药》2021,52(14):4334-4340
目的基于HPLC指纹图谱、多成分定量与化学模式识别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不同产地消瘤藤Pileostegia tomentella质量,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46、265、320 nm,对14批不同产地消瘤藤药材进行指纹图谱及5种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研究,应用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等化学模式识别法对消瘤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14批消瘤藤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875以上,茵芋苷、紫丁香苷、当药苷、7-羟基香豆素和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质量分数分别为1.280 5~9.431 6、0.001 5~0.1558、0.089 8~1.863 1、0.328 9~3.382 6、0.073 9~1.112 8 mg/g;选取了12个色谱峰作为指纹图谱的共有峰,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4批消瘤藤分为3类,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通过主成分分析,进一步评价不同产地间质量的差异,从而发现S1、S12、S14等地的质量较优。结论广西不同产地消瘤藤存在一定质量差异。指纹图谱与含量测定相结合,应用化学模式识别法可全面评价消瘤藤质量。该法的建立为消瘤藤的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灰毡毛忍冬不同发育期花蕾中绿原酸、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CAPCELL PAK C18 MG(250 mm×4.60 mm,5 μm);流动相:乙腈(A)-0.4%醋酸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330 nm;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条件:漂移管温度110℃,气体流速3.0 L·min-1,撞击器关;柱温:30℃。收集不同发育期(幼蕾期、三青期、大白期、银花期、金花期、凋花期)花蕾样品,采用HPLC-UV-ELSD串联技术,以外标两点法计算绿原酸的含量,以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计算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的含量。结果 灰毡毛忍冬中绿原酸和川续断皂苷乙含量以三青期最高,分别为6.934%,1.800%;灰毡毛忍冬皂苷乙以幼蕾期最高,为9.351%,较三青期高0.227%。结论 通过对灰毡毛忍冬花蕾不同发育期的含量比较可见,最佳采收期为三青期,此时绿原酸、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含量高。  相似文献   
10.
灰毡毛忍冬花蕾中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目的:对灰毡毛忍冬花蕾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溶剂萃取及枉层析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并利用各种光谱技术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灰毡毛忍冬花蕾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其中3个绿原酸类成分、4个黄酮类成分、4个其他成分,分别为:1—O-咖啡酰基奎宁酸(Ⅰ),4-O-咖啡酰基奎宁酸(Ⅱ),5-O-咖啡酰基奎宁酸丁酯(Ⅲ),槲皮素(Ⅳ),苜蓿素-7-O—β-D-葡萄糖苷(Ⅴ),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Ⅵ),木犀草素-7-O—β-D-半乳糖苷(Ⅶ),肌醇(Ⅷ),Ⅶ-谷甾醇(Ⅸ),正十九烷醇(Ⅹ),葡萄糖(Ⅺ).结论:化合物Ⅰ、Ⅱ为首次从忍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Ⅲ~Ⅺ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