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7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157篇
医药卫生   240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冰片自古常作为通诸窍、散郁火、消炎止痛的中药。在几十种中成药中配伍使用。由于冰片具有较强的挥发性,使得含有冰片的这类中成药的保存较为困难,为了配合对新剂型冰片-β-环糊精包结物的研究,作者建立了用  相似文献   
2.
环糊精在鼻腔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环糊精作为鼻腔给药系统赋形剂的应用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罗国平  樊俊红 《药品评价》2005,2(2):131-133
目的确定白术、枳实、玫瑰花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包合进行3因素3水平考察。结果挥发油与β-CD投料比为1:9,β-CD与加水量的比为9:100倍,包合时间为4h,包合率为85.3%。结论用此法得到的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合率较高,包合物性质稳定,而且包合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挥发油包合率和包合产率为指标筛选β-环糊精包合满山红油包合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包合工艺进行考察。结果:采用方差分析方法表明与满山红油的比例对试验结果有显著性影响。包合工艺最佳条件是β-环糊精与挥发油用量比例为9:1(g:m1),包合温度为45℃,包合时间为4小时。结论:此包合工艺可以提高挥发油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用红外光谱法对羟丙基-β-环糊精的结构进行了定性分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通过对质谱图解析,详细研究了羟丙基-β-环糊精中羟丙基的分布。此羟丙基-β-环糊精以C2位取代为主,计算得到其平均取代度为6.41。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清热解毒颗粒的挥发油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β-环糊精包令挥发油。结果:所制得制剂质量稳定、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7.
2,6—二甲基—β—环糊精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对β环糊精上2,6位上羟基进行选择性甲基化,经过正交设计法优化最佳反应条件,收率提高至65.70%。采用^1H-NMR分析及元素分析手段,研究了反应体系酸碱性对环糊精2,3,6位上甲基化影响。  相似文献   
8.
选择酚类和芳香胺类化合物作为底物分子,研究了一类新型的β-环糊精高聚物(PS-PGMA-βCD)对它们的包络吸附性能.结果表明.β-环糊精高聚物依据β-环糊精分子的包络作用,可以选择性地识别位置异构体.吸附容量与β-环糊精固载容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提高含有黄岑制剂的口服液的澄明度。方法:用常水提取浓缩后,β-环糊精包结,薄层层析法检验β-环糊精包结工艺的效果。结果:采用β-环糊精包结工艺后提高了口服溶液的澄明度。结论:本包结工艺简单稳定,包结效果好,适宜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