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研究河南野生柴胡遗传多样性。方法 利用伏牛山区和太行山区的4个居群36份个体的ITS序列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基于ITS序列共得到13个单倍型(A~M),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为0.758±0.001 3,核酸多样性指数(π)为0.004 73,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319 8,种群间基因流Nm)为0.53。结论 河南野生柴胡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但部分地区已经造成了柴胡遗传多样性的降低,柴胡种群间地理距离会限制种子介导的基因流。  相似文献   
2.
脓毒症是指微生物入侵机体后诱发机体破坏性的炎症反应,从而导致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基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其发生与转归和某些基因的多态性有关。脓毒症易感基因的研究必将带来治疗学上的革命。现就该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河南益母草野生居群遗传多样性。方法 利用SCoT分子标记对位于河南伏牛、太行、大别和桐柏4大山脉的8个益母草居群66个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10对引物共扩增出240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238条,多态性百分率(PPB)为99.17%。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0.264 2,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I)平均值为0.39,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94 6,种群间基因流为1.197。Mantel Test分析表明,河南益母草居群间的亲缘关系与它们之间的地理距离有着明显的相关性(r=0.366 3,P<0.05)。结论 河南野生益母草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陈大霞  王钰  张雪  瞿显友  李隆云 《中草药》2012,43(8):1595-1598
目的 研究3种类型黄连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方法 对3种类型黄连的90个单株进行ISSR分析,运用POPGENE 1.31软件计算相关参数.结果 22个引物共检测到164个位点,其中108个为多态位点;黄连3种类型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物种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65.85%,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229 8,Nei's基因多样度指数(H)为0.1440,物种水平Shannon's多样性信息指数(Hsp)为0.2302;在类型水平上,PPB为55.08%,Ne为1.2189,H为0.1360,类型水平Shannon’s多样性信息指数(Hpop)为0.2151.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计算的类型间遗传分化系数与Shannon’s类型分化系数分别为0.0561和0.0652,均说明大部分遗传变异存在于类型内;ISSR标记检测到类型间存在着广泛的基因流(Nm=8.4054),遗传分化程度较低;两两类型间的Nei's遗传一致度(I)的范围为0.9831~0.9897;根据Nei's遗传距离进行各类型间的UPGMA聚类,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聚类结果与形态分类基本一致.结论 3种类型的黄连遗传多样性较高,为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丰富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5.
福建金线莲DALP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杨春勇  李戈  王艳芳  高微微  李荣英  唐玲 《中草药》2014,45(19):2824-2828
目的 通过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产地野生福建金线莲及近似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了解不同产福建地金线莲及近似种的遗传差异。方法 采用直接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DALP)分子标记技术,对产多个产地的野生福建金线莲及近似种的18个居群进行多样性检测。结果 筛选出6个引物组合,总共扩增得到355个多态性位点,遗传多态性为100%,平均每组引物扩增所得多态位点为59.2个。其中14个福建金线莲居群多态百分率为95.77%,其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273 4,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074 4,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056 2,Shannon信息指数(I)为0.096 9,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423 0,基因流(Nm)为0.681 9。结论 不同福建金线莲居群之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分化、基因交流较小。地理隔离和资源锐减可能是造成福建金线莲居群间基因流动受到限制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河南益母草野生居群遗传多样性.方法 利用SCoT分子标记对位于河南伏牛、太行、大别和桐柏4大山脉的8个益母草居群66个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10对引物共扩增出240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238条,多态性百分率(PPB)为99.17%.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0.264 2,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I)平均值为0.39,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94 6,种群间基因流为1.197.Mantel Test分析表明,河南益母草居群间的亲缘关系与它们之间的地理距离有着明显的相关性(r=0.366 3,P<0.05).结论 河南野生益母草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3种类型黄连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方法 对3种类型黄连的90个单株进行ISSR分析,运用POPGENE 1.31软件计算相关参数。结果 22个引物共检测到164个位点,其中108个为多态位点;黄连3种类型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物种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65.85%,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229 8,Nei’s基因多样度指数(H)为0.144 0,物种水平Shannon’s多样性信息指数(Hsp)为0.230 2;在类型水平上,PPB为55.08%,Ne为1.218 9,H为0.136 0,类型水平Shannon’s多样性信息指数(Hpop)为0.215 1。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计算的类型间遗传分化系数与Shannon’s类型分化系数分别为0.056 1和0.065 2,均说明大部分遗传变异存在于类型内;ISSR标记检测到类型间存在着广泛的基因流Nm=8.405 4),遗传分化程度较低;两两类型间的Nei’s遗传一致度(I)的范围为0.983 1~0.989 7;根据Nei’s遗传距离进行各类型间的UPGMA聚类,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聚类结果与形态分类基本一致。结论 3种类型的黄连遗传多样性较高,为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丰富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8.
综合比较了我国客家主要居住省区的β-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基因突变类型及基因突变频率的变化,阐述β-地中海贫血与客家人迁徙的关系.结果表明,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流动与客家迁徙的路线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9.
袁王俊  张维瑞  尚富德 《中草药》2012,43(6):1166-1169
目的研究河南野生柴胡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伏牛山区和太行山区的4个居群36份个体的ITS序列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基于ITS序列共得到13个单倍型(A~M),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为0.758±0.001 3,核酸多样性指数(π)为0.004 73,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319 8,种群间基因流(Nm)为0.53。结论河南野生柴胡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但部分地区已经造成了柴胡遗传多样性的降低,柴胡种群间地理距离会限制种子介导的基因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不同产地金钗石斛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金钗石斛的种质资源保护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金钗石斛7个地区21个居群的152个样本进行分析,利用POPGENE1.32软件进行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用NTSYSpc 2.10e软件构建居群间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nweighted pair group with arithmetic average,UPGMA)聚类图。[结果]筛选出不同产地金钗石斛10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多态性条带292条多态性百分率为100%。在物种水平,等位基因数是2.0000,有效等位基因数是1.3 863期望杂合度是0.2398,香农信息指数为0.3783;在居群水平多态百分率为9.93%~47.95%期望杂合度为0.0411~0.1674,香农信息指数为0.0601-0.2519。遗传结构分析表明,21个居群遗传一致性为0.7149~0.9527,平均为0.8506,居群间的遗传变异(57.79%)略高于居群内(42.21%)。在物种水平上,金钗石斛较小的基因流(0.1826)导致了居群的分化。遗传距离聚类分析表明,金钗石斛的遗传距离与地理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金钗石斛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栽培居群与野生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均较高表明金钗石斛在栽培过程中遗传多样性基本上没有丧失,居群间的遗传变异略高于居群内,说明金钗石斛居群在地区间有遗传分化的趋势。云南居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建议在该地区进行大面积的人工栽培,以栽培品替代野生品作药用,缓解资源紧缺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