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6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2.
邢爽爽 《中国热带医学》2006,6(5):825-825,800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所致的表皮瘤样增生,属于我国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目前治疗方法以局部除疣为主,但以往单一的疗法应用均易复发,局部注射药物或局麻做激光、微波、电离子术等患者较痛苦,尤其是女性患者不易接受。我们于2004年5月-2005年10月采用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疣体小,数目少且暴露差的34例外生殖器和肛周尖锐湿疣(CA)患者,并与20%竹叶草脂治疗进行对照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高频电刀联合咪喹莫特治疗肛管内尖锐湿疣8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尖锐湿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的表皮瘤样增生,属性传播疾病,复发率高.在我院近年性病统计中,病例数仅次于非淋菌性尿道炎,占第二位.肛管内尖锐湿疣目前常见,因其发病部位特殊,不易观察,早期无明显症状,给治疗带来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4.
Sexton等和Milroy等根据镜下表现。将基底细胞癌(BCC)分为结节型、浅表型、微结节型、浸润型、硬斑病型、混合型,在生物学行为上将前两型归为非侵袭性BCC,后四型归为侵袭性BCC。2003年我们从门诊患者中选择14例非侵袭性BCC,单独用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6.
咪喹莫特——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调节剂咪喹莫特 ,通过增强抗原递呈细胞活力 ,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增强T淋巴细胞免疫 ,调节Th1/Th2细胞因子产生 ,从而具有重要的抗病毒、抗增殖和抗肿瘤能力 ,在临床上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均取得良好效果。近年来的研究资料提示咪喹莫特是一种疗效好、副作用小、有应用前景的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分泌型糖蛋白Slit2在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炎模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观察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中Slit2的定位,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皮损中Slit2的表达。3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IMQ模型组、Slit2 siRNA组、Slit2蛋白低剂量组(100 ng/ml)、Slit2蛋白高剂量组(300 ng/ml),每组6只小鼠。每天对小鼠皮肤进行PASI评分,HE染色测量表皮厚度,计数各组真皮内炎症细胞数及血管密度,RT-PCR检测各组皮损处IL-23、IL-17A、IL-22 mRNA表达量,免疫组化检测各组皮损处Ki67表达及CD3 T细胞数量。结果 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炎模型皮损处Slit2的表达升高。相较于模型组,Slit2 siRNA处理后PASI评分增加,表皮变厚、表皮细胞增殖程度增加,真皮炎性细胞浸润增多及血管密度升高,IL-23、IL-17A、IL-22 mRNA水平升高,CD3 T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给予重组Slit2蛋白处理后,PASI评分降低,表皮变薄,表皮细胞增殖程度降低,真皮炎性细胞浸润及血...  相似文献   
8.
咪喹莫特脂质体与乳膏体外经皮扩散行为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中和法制备咪喹莫特脂质体,研究了其体外经皮扩散行为并与咪喹莫特乳膏进行比较。制得的脂质体平均粒径为855nm,跨距为1.65,能经皮缓慢扩散,皮层的局部贮药量比之乳膏有增加,可减少药物全身吸收。  相似文献   
9.
咪喹莫特在尖锐湿疣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咪喹莫特是一种局部应用的免疫调节剂 ,可刺激皮肤粘膜产生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 1,6,8,提高细胞免疫应答 ,产生抗病毒效果。5 %咪喹莫特霜治疗尖锐湿疣 ,疣体完全清除率为37%~ 5 0 % ,不良反应为局部轻、中度的瘙痒、红斑、烧灼感、触痛、溃疡、糜烂、疼痛等 ,具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咪喹莫特对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和肺组织n2型胸腺和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hymus and activation regulated chemokine,TARC)和其受体CCR4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哮喘模型.自第14天雾化吸入OVA前0.5h.干预组分别雾化吸入咪喹莫特30min及腹腔注射地塞米松。OVA雾化结束后24h,每组小鼠眼球摘除采血收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TARC水平;收集肺泡灌洗液进行细胞计数和分类;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改变;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组织CCR4和TARC的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半定量检测肺组织IL-4、IFN-γ、CCR4和TARC mRNA表达水平。结果:①哮喘小鼠HE染色可见气道上皮不完整,黏膜下有大量的炎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地塞米松组和咪喹莫特组炎症程度减轻。②哮喘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及各种炎症细胞较正常组显著增加。眯喹莫特治疗组的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租淋巴细胞比哮喘组明显减少。③哮喘组小鼠血清TARC水平较正常组升高,咪喹莫特治疗组小鼠血TARC水平较哮喘组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④CR4和TARC均在气道上皮细胞表达.咪喹莫特和地塞米松治疗组能减少CCR4和TARC的表达。⑤哮喘组小鼠肺组织IL-4、CCR4和TARC mRNA表达较正常组增强。咪喹莫特和地塞米松治疗组小鼠肺组织IL-4、CCR4和TARCmRNA表达较哮喘组降低,比正常组表达增加。结论:雾化吸入咪喹莫特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抑制肺组织CCR4和TARC蛋白和mRNA的过度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