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02篇
  免费   697篇
  国内免费   543篇
工业技术   1214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435篇
  2013年   409篇
  2012年   583篇
  2011年   660篇
  2010年   593篇
  2009年   711篇
  2008年   790篇
  2007年   896篇
  2006年   915篇
  2005年   916篇
  2004年   825篇
  2003年   886篇
  2002年   742篇
  2001年   610篇
  2000年   499篇
  1999年   284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8 毫秒
1.
The primary goal of this study is to create and test a lecture‐capture system that can rearrange visual elements while recording is still taking place, in such a way that student performance can be positively influenced. The system we have devised is capable of integrating and rearranging multimedia sources, including learning content, the instructor and students' images, into lecture videos that are embedded in a website for students to review after school. The present study employed a two‐group experimental design, with 153 participants (145 females and 8 males) making up an experimental group in which lecture courses were recorded using the new lecture‐capture system, and 149 participants (140 females and 9 males) forming a control group whose lectures were recorded by traditional means. All participants were in the freshman college and studying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in one of six classes, and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one of the two groups. The participants' midterm examination and final examination scores were collected as indicators of their academic performance, with their mathematics entrance scores used as a pre‐test. The findings obtained from analysis of covariance (ANCOVA) suggest that appropriate rearrangement of visual elements in lecture videos can significantly impact students' learning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学校教育中应用多媒体CAI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并且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在篮球技术教学中,多媒体CAI课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学生篮球技术水平的提高,实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樊滨温  夏先林 《计算机应用》2006,26(Z2):310-311
介绍了免费的TCP/IP协议栈LWIP开发工具和环境,分析了如何实现LWIP的移植,并给出了一种嵌入式系统与网络互联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新一代IP骨干网上的IP QoS实现技术,论述了集成业务(IntServ)与差分业务(DiffServ)解决方案的特点,详细介绍了相关的队列管理与排队机制。并结合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技术的最新发展,阐述了综合多协议标签交换流量工程与DiffServ技术体系端到端IP QoS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容错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来保证系统的冗余和可靠性。文章在分析比较当前的双机容错系统的性能优缺点后,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层”模式的双机容错系统解决方案。按照这种模式,可以从链路层到应用层构建一个通用的系统级的双机容错系统。文章对其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一种新颖方法对商用IP进行可靠性提升、完善,同时进行容错结构设计,建立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加固型标准单元库,构建了面向空间应用的SoC设计方法与流程,形成了面向空间电子系统的系统集成设计平台,用该技术实现了面向卫星等空间应用的32位嵌入式RISC处理器SoC芯片,获得了一次投片成功。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的变迁是下一代电信网络发展的重点,指出分组化、宽带化和智能化是下一代城域网发展的方向,并对其做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及现状,数据库技术与多学科技术的有机结合,根据数据库技术的延伸与发展,论述了数据库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勃  卓力  沈兰荪 《电子学报》2003,31(Z1):2079-2082
面向IP网络,讨论了一种信源编码的失真估计模型,并用典型的视频编码器作了验证.提出了一种基于包的信道编码方法,并将该方法引入信道编码的失真估计中,对一种信道编码的失真估计模型作了改进.以前述内容为基础,提出了两种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策略,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策略得到的最优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视频重建质量.  相似文献   
10.
唐斌  林虎  王强 《有线电视技术》2006,13(10):79-84,120
本文对现有的有线电视业务发布系统进行了介绍,指出了现有系统的特点,并结合现有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业务发布架构:基于UCL标引的大规模并行数据广播系统.该系统源自李幼平院士的第五传媒的思想,即结合互联网(第四传媒)和电视广播网(第三传媒)的优点,取数字广播作信道,采用“细水长流”的小通道把网站内容整体推送到家,并以先进、廉价的存储技术整合“两大传媒”,通过家庭机顶盒内“镜像存储”自由取用.它继承前两种传媒的长处,又避免了各自短处,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工具.这应是未来业务发布系统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