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8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9篇
工业技术   104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用三点弯曲试验法测定高性能大尺寸粘接永磁体粘合强度的方法,及利用布氏硬度计的加载系统,实现100%检验粘接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3.
热压/热变形Nd2Fe14B/α-Fe纳米双相永磁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制备各向异性块状Nd2Fe14B/α—Fe纳米双相永磁体,研究了热压/热变形工艺参数与样品微观组织结构、磁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饱和磁化强度Js随模压温度的升高而提高;而剩磁Jr、内禀矫顽力Hcj和最大磁能积(BH)max开始都随模压温度的升高而上升,但超过一定温度后反而降低;同时提高热压压力会使磁性能增加,而热变形温度对磁性能影响很小。热变形后样品垂直于压力方向的磁性能略高于平行于压力方向,呈现出轻微的各向异性。Nd2Fe14B/α—Fe纳米双相永磁材料在热压/热变形后没有产生晶粒的择优长大,在晶体学上仍然是各向同性的。  相似文献   
4.
《电镀与精饰》2005,27(4):52-52
为了改善稀土元素-过渡金属体系的永磁体的耐蚀性而发明本方法。该种永磁体为由一种或多种稀土元素、过渡金属主要是铁所组成。本方法为在永磁体表面上首先形成一层导电层,在导电层上电镀一层平均晶粒尺寸不超过0.9μm的铜层作为底层,底层可以是化学镀铜层、氰化物电镀铜层、以磷酸酯为主要成分的碱性有机酸盐电解液电镀铜层中的任何一种。  相似文献   
5.
纳米晶双相稀土永磁合金作为永磁体广泛应用于工业电动机和工业仪表中 ,但对该材料的电子显微结构分析报道较少 ,主要原因是该材料的透射电子显微镜薄膜样品的制备极为困难。原因是 :其一 ,该材料具有极高的脆性 ,以致在制作过程中用镊子夹取时样品极易碎裂 ,使制备过程失败 ;其二 ,由于所制备材料工艺限制 ,这种材料的宽度一般在 1 2~ 2 5mm ,厚度在 30~ 6 0 μm ,传统的制作方法需要经过机械打磨、3大小的薄膜剪切 ,才能将该材料用电解双喷方法或离子薄化技术制成透射电镜薄膜样品 ,但上述方法一般均需要原始试样的宽度不低于3m…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稀土永磁体的研究开发和永磁同步电动机技术的进步,国内许多曳引机生产厂家已经成功开发和生产出了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而且越来越多的电梯公司开始采用这种曳引机作为曳引电梯的主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纳米合成磁体的特性、微观结构、发展方向、磁粉来源及磁性能与主要用途。  相似文献   
8.
烧结钕铁硼永磁体的镍及镍磷合金镀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钕铁硼永磁体材料的表面电镀镍及化学镀镍磷合金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从铵铁硼材料的特殊性来选择恰当的前处理和镀覆工艺,就有获得优质的保护镀层。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我国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的生产、应用和市场的发展现状。目前这种永磁体的生产量、国内用量及国内外市场销量都居世界之冠,其发展前景仍然看好。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真空离子镀的基本原理,研究了NbFeB永磁合金表面离子镀Cu-Al-In三元仿金合金的新工艺。合金镀层晶粒较小,均匀美观,光泽柔和;合理的工艺条件为:偏压200V,主弧电流5A±0.25A,间距120mm,加热功率11kW,氩气分压1.33Pa~0.0133Pa,时间30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