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20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在N-CDMA商用试验同建设中出现的种独特的现象—810MHz N—CDMA发射端对900MHz ETACS模拟网接收端产生的干扰做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和研究,并在大量实际测试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些解决干扰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SymNet系统包含多个SymLink硬件单元,通过总线(公用线)连接,统称SymLink,它实际上是一种闭环布局的区域网LAN,在环路中每一个器件都有两个单向端子,一个为接收端子,连接上流的相邻数据流。另一个为发送端子,连接下流的相邻数据流。环链中最后的一个器件发送接到第一个器件的接收端,结果形成一环形数据流链。SymLink载有32bit的音频数据和控制数据,如图1所示。图1SymLink器件组成的数据流环两个以上的区域SymLink环可以通过CobraNet技术连接成更宽的区域网,叫宽区网WAN。要创建SymNet宽区域网,每个环必须包含一个起接口箱作用的Cob…  相似文献   
3.
4.
多入多出(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技术最早由Marconi于1908年提出,它利用多天线抑制信道衰落。MIMO包括单人多出(SIMOsingle—unputmultiple—output)系统和多入单出(MISOmultiple—inputsingle—output)系统。MIMO可以简单定义为:在一个任意的无线系统中,链路的发端和收端都使用多天线。MIMO的核心思想是:将发送端与接收端天线的信号合并,  相似文献   
5.
外设随着家中高清设备的不断增多,如何布线成为人们不得不面对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对于已装修好,或走线距离过长等情况,更是让我们在设计AV设备整体布局时痛苦不已,因此应用于无线音视频传输的技术和产品层出不穷。近日,来自台湾的无线娱乐领导厂商海联达推出了一款名为Ai-Wireless HD1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RTP/RTCP协议的基础上实现流媒体同步控制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接收端设置合适大小的缓冲区,实现媒体内的同步;通过以音频流为主媒体流,视频流为从媒体流,结合媒体流在接收端缓冲区的占用率,比较音频帧和视频帧的播放时间戳,对视频帧采取重复/丢弃方式来取得音视频媒体间的同步。实验表明,该种方法既保证单个媒体流的平滑播放,又能实现音视频的媒体间同步。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高压直流输电母线的电压参数测量问题,采用高精度V/F变换器将直流电压互感器的输出模拟电压信号转换成脉冲频率信号,再通过光发送模块、光纤和光接收模块实现脉冲频率信号光纤传输功能.在接收端利用DSP对接收到的脉冲频率信号进行数据处理,通过D/A转换器再还原成模拟信号,同时从数字接口输出一路数字信号.实验结果表明,模拟信号传输精度小于0.1%,数据传输速率高,传输距离远,而且传输过程不受外界电磁场干扰,能够有效地解决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高压隔离问题.  相似文献   
8.
蔚晨月  杨璐 《计算机仿真》2021,38(2):296-300
针对网络中信息接收端数据传输过程中受到链接攻击,导致个人隐私泄露的问题,提出一种宽带物联网信息接收端隐私抗泄露算法.分层分析宽带物联网关键技术,对物理层、通信层以及应用层进行控制和调试,依据被动响应得到私有数据属性、对应函数以及矩阵配置.计算数据泄露与高维函数空间显示间的平衡值,通过Mercer理论运算最优线性回归函数,从而建立了物联网数据信息隐私抗泄漏检测的相空间重构模型,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实验结果,上述方法具有功能性强、时间短特点,能够保证加密后的隐私信息的完整性,加强宽带物联网信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测控技术》2008,27(6)
2008年4月14日泰克公司宣布,泰克DisplayPort1.1标准测试解决方案已经获得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的认证,其中包括源端、电缆和接收端测试。该解决方案为希望优化和验证DisplayPort设计性能的工程师提供了完整的测试平台。泰克在2007年12月首先获得了VESA物理层接收端认证,成为第一个获得DisplayPort1.1认证的厂商,之后获得了源端和电缆认证。  相似文献   
10.
Mazelive P2P流媒体直播系统融合了Overlay组播较成功的经验:多父节点传输、分布式Overlay构建,同时具有一些新的优化:在伙伴发现上采用Push-Pull Gossip协议[1];接收端驱动,优化机制和策略,最大化流质量,增加冗余连接来提高容错性;设计了多源数据请求滑动窗口协议保证数据传榆稳定,搭建了一套实际运行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高效、可扩展、低负载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