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工业技术   39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杰明  李志能 《电子器件》1994,17(3):105-109
真空微电子荧光平板显示器件的实验研究刘杰明,李志能,陈秀峰(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关键词:真空微电子,反应离子刻蚀一、引言近十年来,随着真空微电子学的崛起,利用微细加工技术,使真空元器件集成化和高性能化已成为可能,一种新型场致发射阵列真空荧光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讨论硅微电子技术发展限制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在今后30年内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复合功能电子学”的概念,内容及其实例。  相似文献   
3.
二次离子质谱(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简称SIMS)是一种对表面灵敏的质谱技术,建立在表面各种类型带正、负电荷原子或分子发射的基础上。用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简称TOF)仪器对这些二次离子进行质量分析,能确保并行质量登录、高质量范围、高流通率下的高分辨和精确质量测定这些优异性能。配合细聚焦扫描一次离子束,可在优于1nm的高深度分辨和优于50nm的横向分辨本领下,实现对表面优于单层ppm(百万分之一)量级的极高检测灵敏度。当今TOF-SIMS已发展为一种成熟且完善的表面分析技术。极高的灵敏度,再加上即使对大分子及不易挥发性分子都独具的敏感性,使它成为很多高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分析手段,这些领域包括微电子学、化学和材料科学以至纳米技术和生命科学等。本文简述了TOF-SIMS的原理、仪器及其多方面的应用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关于集成电路插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郑华宇 《机电元件》1995,15(2):62-66
  相似文献   
5.
描述了真空微电子荧光平板显示器件的工作原理,提出了采用反应离子刻蚀法制作大规模场致发射阵列的工艺,在动态真空系统中测定了荧光平板显示器件的场发射特性,并获得了结果。  相似文献   
6.
如果碳氢化合物的氢原子部分或全部被卤素(氟、氯、溴、碘)取代,就称之为卤代烃。现在,这类碳氢化合物在半导体元件等离子蚀刻工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等离子工艺产生之前,化学工业已给这类化合物规定了标识号码,如氟里昂-14中的“14”。这类标识号码是其化学名称的简写符号,但在微电子学领域里,了解这一点的人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7.
真空微电子学的新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廖复疆 《电子学报》1991,19(3):89-96
本文描述了正在兴起的一门新学科——真空微电子学——的发展概况,它的工作原理,微型真空三极管的构造及集成加工技术。详细给出了薄膜场致发射阴极的制造过程,讨论了这类器件的应用领域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年寄语     
伴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2006年第1期《微电子学与计算机》如约送到了您的手上;在沁人心脾的油墨香中,希望您能感受到我们编辑部全体成员奉上的诚挚祝福。  相似文献   
9.
秦明  黄庆安 《微电子学》1993,23(5):36-39
真空微电子三极管是近年来兴起与发展的真空微电子学中的一类重要器件。本文从真空微三极管的工作特性出发,分析了这类器件中所需考虑的几何参数和工作特性的关系,并给出了一些理论和实验公式,为今后的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CMOS图像传感器信号处理中通常采用分段电容DAC产生斜坡参考电压。研究了分段电容DAC精确的电容失配及寄生与其转换精度的关系式。基于对分段电容DAC工作原理的研究,导出了电容失配及寄生模型;针对其分数桥接电容失配、各二进制电容间的失配及寄生电容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分段电容DAC进行非理想因素仿真,设计了一个采用分段电容DAC的10位单斜ADC并对其进行测试,仿真和测试结果均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上述理论分析结果可作为分段电容DAC的设计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