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政治法律   6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脑死亡的提出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因为它关系到人的生与死的定义和判定;关系到临床复苏的标准和是否有效;关系到伤病者的死亡何时宣告,临床抢救几时终结;关系到器官移植的开展;关系死亡的哲学、生物学、医学、法律等广范领域.因此,成为现代法医学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学的发展改变了死亡的定义。应器官移植摘取人体器官的需要,脑死亡日益成为临床上重要的死亡判断标准。在死亡判断上,心肺死亡说与脑死亡说分别反映出朴素道德主义和功利主义,各有优劣。在现代社会,死亡二元论基于心肺死亡说和脑死亡说,应成为器官移植发展中的死亡判断标准,但立法应将脑死亡严格限定于器官移植的善良目的。鉴于脑死亡尸体的特殊性,移植摘取脑死亡者器官应受到合理伦理道德的限制。  相似文献   
3.
论脑死亡标准中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 ,传统的死亡标准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 ,更阻碍了有关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有学者提出脑死亡概念 ,国外也有相关立法 ,我国脑死亡立法也已进入实质性程序。本文对脑死亡的概念、意义、标准及国外的规定作了初步的阐述 ,并对我国的立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人体器官捐献是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出现的 ,国外已制定了相应的立法。采纳“脑死亡”标准是进行人体器官捐献立法的前提 ,这在世界各国已经成为通例。我国应顺应时代潮流 ,对人体器官捐献进行相应的立法规范。  相似文献   
5.
死亡从概念上可分为心脏死、呼吸死、脑死亡;从分类角度看,可分为非暴力性死亡、暴力性死亡和急死;死亡的过程分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与死亡相关的问题有假死、植物人和安乐死,"安乐死"不是"受嘱托杀人",应尽早立法保护。  相似文献   
6.
陈名校  杜伯伦 《行政与法》2010,(4):126-128,F0003
脑死亡"立法属于科技含量高,人权及伦理学混杂的法律进程。全文对脑死亡立法作了理论基础分析,对脑死亡立法的必要性,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作了探讨,提出对脑死亡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金香 《党员文摘》2008,(5):19-19
马来西亚柔佛州的一个6岁华裔女孩不幸遭遇车祸.头骨严重破裂.医生宣布女孩已脑死亡.只是心跳并没停止。女孩生前心地善良,平时也乐于助人,经常都能在街上看到她为人捐款。  相似文献   
8.
死亡标准的法律与伦理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脑死亡是否可代替传统的心肺死亡 ,作为死亡标准 ,这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争议。因此 ,制定脑死亡法应严格遵守一定的条件和程序 ,并且应当尽可能地取得公众对脑死亡内容和意义的充分理解 ,只有这样 ,才能使死亡立法获得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相似文献   
9.
器官移植能够有效挽救生命、使患者恢复健康。但是,国内器官移植的混乱无序,也亟需引起重视。 今年5月1日起《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开。始实施,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必但是由于配套措施尚未出台,给具体操作带来难题。 专家指出,我国器官移植应该按照“正规化.合法化、公开化、国际化”的方针有序开展,与这一方针相对应的“三法一指南”,即《器官移植法》、《器捐献法》.《脑死亡法》以及《器官移植伦理学指南》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原发性脑死亡垂体、肾上腺、胰腺、脾脏等脏器宏观、微观及超微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如下:(1)胰腺腺泡酶原颗粒减少,胰岛细胞核固缩;(2)脾脏被膜下出血,脾窦扩张淤血;(3)肾上腺皮质及髓质细胞疏松,胞核浓缩;超微结构可见束状带细胞线粒体嵴消失,核质溶解;(4)腺垂体细胞核变小,胞质出现空泡,神经垂体胶质细胞增生,纤维组织排列紊乱,染色浅淡;(5)原发性脑死亡可以引起脑外器官包括垂体、肾上腺、胰腺、脾脏的形态结构变化,但远比脑组织本身的变化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