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18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易激综合征是常见的肠道运动障碍性疾病,常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腹痛(多在左下或中下腹部,腹痛多发生在大便前)。病情缠绵日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但各种检查并无重大病变,常让人想到肠癌而背上包袱。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得病不仅累及本人,也为全家所关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不同低浓度罗哌卡因(ropivacaine,Rop)低位硬膜外镇痛对运动神经的阻滞作用。探讨罗哌卡因低位硬膜外镇痛的最佳药物浓度。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67例下腹部择期手术患者,术后随机分为5个治疗组(A、B、C、D、E)和一个对照组(F),3h后硬膜外腔用药。前5组使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A:0.1%;B:0.15%;C:0.2%;D:0.25%;E:0.3%),F组使用0.9%生理盐水。注药前后20分钟分别观察、记录以下项目:1.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2.阻滞区运动神经反射;3. 下肢指令运动。结果 不同低浓度罗哌卡因均有程度不同的术后镇痛作用。对运动神经的阻滞作用A、B、C三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D、E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选择浓度为0.2%的罗哌卡因低位硬膜外镇痛既可以有效地发挥术后镇痛作用,又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运动神经的阻滞作用,有利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3.
张先生今年46岁,半年前开始感到下腹部有压迫感,且逐渐尿量减少、频频想要上厕所。虽先后做过膀胱镜、大肠镜、胃镜等各种检查,却始终找不出原因。后来到医院透过电脑断层,B超检查提示为小肠肿瘤。[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14岁,因“转移性右下腹部疼痛1天”于2005年12月23日入院。患者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上腹部疼痛,约40分钟后疼痛向右下腹转移并固定。时有恶心,未呕吐,无心悸、头昏、头痛亦腹泻及尿频、尿急、尿痛等。入院查:体温38.1℃,脉搏21次/分,心率79次/分,血压14.5/9.5 kPa,神清,急性痛苦病容,全身皮肤未见皮疹,心、肺阴性,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两肾区无叩击痛。血常规:白细胞13.8×109/L,诊断:急性阑尾炎。入院后在头孢霉素皮试阴性后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克林霉素、甲硝唑及对症支持等治疗。3天后因患者并发上呼吸…  相似文献   
5.
6.
师艳 《中原医刊》2004,31(21):41-41
患者女,50岁。2003年9月28日入院。自诉下腹部包块5年,近1年来增大迅速,活动不便,伴呼吸困难,胃纳不佳,不能平卧,小便频数,大便秘结。现绝经1年,月经17岁初潮,20岁结婚,足月顺产4胎,人工流产1次,末次分娩后4个月行绝育术,至今14年。查体:T37℃,P82次/min,R21次/min,BP110/75mmHg,体重80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呼吸窘迫,坐位  相似文献   
7.
硬膜外注入芬太尼是临床上术后椎管内注药镇痛最常用的药物。为探讨其给药时机与镇痛效果的关系,我院自2002年10月~2004年3月对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下腹部手术的病人于术前预先硬膜外注入芬太尼,观察其术后镇痛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的出现是医学上的一大进步。20世纪20年代起开始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诊断工具运用于临床,70年代开始用于一些简单的手术操作,近10年由于腹腔镜设备、器械不断更新,许多经典的剖腹手术已被腹腔镜取代〔1〕。腹腔镜技术的成熟与推广,使微创手术在各个专业得以大力发展。手术微  相似文献   
9.
腹部脂肪抽吸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例女,26岁,因局限性腹部肥胖在外院局麻下行上、下腹部脂肪抽吸术。既往体健,无高血压、心脏病、肾病史。术前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均正常。术中注入肿胀液约2800ml(肿胀液配方:生理盐水500ml,蒸馏水500ml,2%利多卡因500mg,肾上腺素1mg,5%碳酸氢钠12.5ml)。抽吸总量约2200ml,上层脂肪量约900ml。术中使用青霉素480万单位、  相似文献   
10.
脊髓纵裂1例     
1 病例介绍 患儿,男,1.5岁,因进行性大小便功能障碍10个月,于2006年6月10日入院。患儿10个月来逐渐出现排便不规律,加重至大小便失禁,不能站立学步。初期表现为尿频,淋漓不尽。因患儿家居农村未引起重视,1周前出现腹部膨隆,患儿哭闹而就诊我院。查体:腹部膨隆,尤以下腹部为著,叩呈浊音,肛门扩约肌松弛,双下肢肌力Ⅳ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