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文化教育   3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韩国电子竞技的发展及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其主要得益于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植;良好的社会群众基础;优秀的人才培养体系;媒体、企业的大力支持等。同时为我国电子竞技日后的良好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大政府对电竞的支持度;创设良好的舆论氛围,增强社会对电竞的认可度;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电竞发展输送优质人才;加强媒体正面报道,吸引大型企业的资金帮助。  相似文献   
2.
我国优秀电子竞技运动员操作思维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竞技实际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对鼠标键盘的高超操作能力和对游戏场景的快速反应能力实际上是其高水平操作思维能力的外化体现,因此研究此项目运动员的操作思维特征对揭示其竞技能力构成特点有着重大意义。通过研究,证明电子竞技选手与其他群体在操作思维能力上存在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电子竞技选手竞技过程中的思维特征。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电子竞技项目(英雄联盟)的职业化发展现状做了简要介绍,并分析和研究了外援对我国电子竞技项目职业联赛的作用。结果表明,引进外援对促进我国电竞项目职业联赛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制约。结论:国内电子竞技联赛的发展需要引援,我们需要辩证的看待引援这一举措。建议:应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引援制度。  相似文献   
4.
2003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将电子竞技列为中国正式开展的第99个体育项目以后,中国的电子竞技运动得到迅猛发展.为进一步适应电子竞技运动的发展,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于2006年9月27日颁布了《全国电子竞技竞赛管理办法》等五大管理规定.为了进一步阐明电子竞技的概念和定义,通过对电子竞技运动和网络游戏对比分析,主要阐明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的发展现状和形式、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的管理和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的未来,为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方法,对我国电子运动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认为:我国电子竞技运动存在的问题包括社会环境、俱乐部及运动员三方面,应从社会、政府和电子竞技运动自身三方面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电子竞技运动的概念、分类及其发展脉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改革、创新中稳步发展的天津体育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天津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相似文献   
7.
从产业市场价值分析出发,探寻影响中国电子竞技体育产业市场消费需求的原因以及如何使电子竞技形成良好的产业链,为电子竞技在中国的发展和普及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电子竞技运动作为我国第99个体育项目,这些年已经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其自身原因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其发展的空间还没有被充分的发掘和扩展同时也存在很多令人担忧的制约因素,本文通过分析电子竞技的初期到现状试图找到电子竞技健康有序发展的模式。以期待我们这个体育强国各类项目真正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9.
我国校园电子竞技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部分校园学生参与电子竞技运动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一方面,制约因素有管理紊乱、项目普及程度不高、组织形式欠缺、竞赛水平不高和资金投入不足等;另一方面,校园电子竞技运动还未纳入正式的体育管理部门,与世界各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为了我国校园电子竞技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这些制约因素进行深刻剖析与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电子竞技体育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文献资料法和网络资料收集,运用社会学基本理论,从电子竞技产生的社会动因、人口特征及社会功能三个方面研究电子竞技体育,其目的在于探究发展电子竞技体育所需的社会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对电子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使电子竞技体育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形成良性的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