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57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梨园春》:品牌戏曲栏目的成功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今天,在多元文化形态并存的今天,在戏曲艺术面临严峻挑战的今天,河南电视台的戏曲栏目《梨园春》却红红火火.历经十年而不衰,不断开拓出戏曲艺术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2.
梨园春》是河南电视台的品牌戏曲栏目,二十年多来,栏目将自己的戏曲内容紧扣时代脉搏和广大观众们的收视需求,成功实现了将本土戏曲文化和传统戏曲文化艺术资源的整合。本文主要从《梨园春》品牌标志的设计、本土化品牌的打造、品牌的拓展及栏目品牌形象的提升几个方面入手,重点分析《梨园春》栏目是如何逐步实施其品牌建构的。  相似文献   
3.
梨园春》是河南电视台至今唯一一档戏曲类电视栏目,栏目将自己的戏曲内容紧扣时代脉搏和广大观众的收视需求,其精准的定位及高质量的节目内容也使栏目有着众多忠实的观众群,成功实现了将本土戏曲文化和传统戏曲文化艺术资源的整合。  相似文献   
4.
黄蕾 《视听界》2015,(1):102-104
近年来,越来越多时尚文艺节目出现,对传统戏曲造成较大冲击。电视人如何扭转电视戏曲的困境?笔者从电视戏曲节目的现状出发,探寻其发展方向和改革路径。半个多世纪以来,电视戏曲由最初的实况转播到专场录像、戏曲晚会、戏曲艺术片、综合戏曲栏目、竞赛类戏曲节目,直至今天的专业戏曲频道,走过了一个不断进取的发展历程。央视的《九外戏苑》、河南卫视的《梨园春》、洛阳电视台的《河洛戏苑》,  相似文献   
5.
王斌 《东南传播》2014,(11):109-110
随着现代传媒日新月异的发展,媒介市场形态多元,传统媒介的电视产品的品牌打造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河南卫视以文化立台,其王牌栏目《梨园春》以传统戏曲为基点、受众为导向、以地方戏曲为特色、市场为支撑打造节目。经过多年发展,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品牌特色,为其他电视台地方戏曲节目发展起到了良好的镜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杨照莹 《杂技与魔术》2014,(6):F0002-F0002
第16届意大利拉蒂那国际马戏节于2014年10月13日至20日在意大利中部城市拉蒂那举行。中国杂技家协会选派的浙江曲艺杂技总团《头顶技巧——禅·武》《转毯——梨园春色》参加角逐,最终有着极高技术难度的《头顶技巧——禅·武》荣获本届国际马戏节银奖。意大利拉蒂那国际马戏节是当今意大利举办的规模最大的马戏节。由意大利著名的朱里奥·蒙蒂克文化协会于1999年创办,迄今已成功举办了15届。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梨园春”系列现象的考察和分析,结合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中国戏曲音乐以及中国传统音乐的保存和发展进行了思考,力图为其寻求到经得住实践考验的发展中国戏曲音乐艺术之路径。  相似文献   
8.
梨园春》把传统戏曲搬上荧屏,对传统戏曲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做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自己的模式,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创新性经验之中:一是在戏曲内容方面植入独立自由的人格因素,二是在审美趣味方面高扬娱乐价值,三是在戏曲形式方面运用现代技术和传媒手段对古典形式做景观化处理。  相似文献   
9.
梨园春》自改版至今已经走过了十年,成了传统戏曲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成功模式。但从深层次审视,则可以发现.传统戏曲在现代化进程中审美趣味和艺术形式的双重变异,使得以《梨园春》为代表的传统戏曲发展模式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深层危机。  相似文献   
10.
衡林 《青年记者》2009,(16):81-81
梨园春》栏目开播于1994年10月,是河南电视台创办的一个以河南地方戏为基本内容的栏目,几经改版,已创新性地开辟了一条现代传媒手段和河南传统戏曲有机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