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地球科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长江流域50个气象台站的气温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北极海冰资料,分析了2011年冬季长江流域气温持续偏低的可能成因。结果表明,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和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偏强及稳定维持,是长江流域冬季气温持续偏低的主要影响系统,其持续天数和强度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大值。进一步分析表明,冬季乌山阻高和西伯利亚高压强度偏强和持续天数偏多易发生在La Nina年,500 hPa环流特征类似于La Nina年冬季平均环流条件;北极海冰面积异常偏小使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得到加强和乌山阻高持续。La Nina事件和北极海冰面积异常偏小是长江流域冬季气温持续偏低的重要外强迫因子。  相似文献   
2.
<正>The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JMS),founded in2004,is an international English-language journal on mountain sciences.JMS is supervised b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AS),sponsored by the Chengdu 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CAS,published by Science Press China,and distributed by Springer exclusively throughout the world(excluding Mainland China).The JMS is published bimonthly,fulltexted in SpringerLink and CNKI,indexed/abstracted by  相似文献   
3.
因地制宜地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最佳典范。土地使用权流转是农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产物。本文以鲁西南某镇为例,介绍了试点镇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土地整治潜力,探索了4种土地使用权流转模式在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的积极作用,为正在开展的试点工作提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4.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数据、吉林省加密自动站观测数据、NCEP的1°×1°再分析资料和卫星云顶亮温数据,对2018年8月13—15日吉林省一次暴雨过程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带”(西风带、副热带和热带环流)是暴雨产生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大气整层水汽通量显示副热带高压外围的西南气流与远距离台风外围东南气流共同为暴雨输送充沛的水汽。降水有两个主要阶段,大气层结特征均为高层有正值位涡扰动并沿假相当位温锋区下滑,大气层结不稳定,水汽充沛,不稳定能量较大。降水第二阶段水汽输送、动热力条件、不稳定能量均小于第一阶段。云图表现特征为中尺度对流辐合体和中尺度对流云团,中尺度对流辐合体云团发展旺盛时,低层呈现气旋式涡度、中尺度辐合,高层呈反气旋式涡度、中尺度辐散。925 hPa低空切变线和地面辐合线是暴雨发生的中尺度触发条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