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0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5篇
社会科学   136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中蕴含着其发展壮大的基本逻辑。在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用行动充分诠释了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实践自觉、理论自觉和革命精神。能够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好、结合深,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与争取全人类解放的实践结合好、结合深,将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结合好、结合深,是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鲜明优势。  相似文献   
2.
以往对蒙古语近义词的研究 ,只从词义之间的关系出发 ,重点放在解释近义词的意义差别上 ,却很少涉及它的形式结构。虽然蒙古语绝大多数近义词的语音形式相互间毫无关系 ,但是 ,有些近义词的构成 ,具有一定的语音学和形态学基础。通过语音手段构成的近义词是由同一词分化而产生 ;通过形态手段构成的近义词是由同根词派生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积德屯村是一个随明代大规模屯田而入滇的汉族村落,在周边白族的包围下生活了几百年。作为一个区域性“少数民族”,积德屯村基于共同的族群血统的历史记忆和地域(行政区划)两个认同要素,把可行性的根基认同与可见的工具利益汇合,实现了族群的认同,并在现代化的背景下显示出了极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 0 0 0年 4月版 ,以下简称《通俗史》)是由苏州大学范伯群教授领导的学术群体携手攻关、历时十余年而最终完成的 ,属国家社科“七五”重点项目。全书共分八编四十九章一百九十五节 ,约 1 40万字 ,资料翔实、理论新颖 ,是一部全方位、大纵深、开创性地勾画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创作概况 ,并初步建构通俗文学研究理论框架的恢宏巨著。它的主要价值在于 :一、《通俗史》填补了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大空白 ,是一项开创性的学术工程。正如贾植芳先生在“序言”中说的 ,“是做着一件前人忽略了的工作” ,…  相似文献   
5.
功能语言学和语篇学对照应的研究反映在语用学里就是指示研究。指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称指示 ,而对方位指示 ,尤是其对this和that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本文结合语言学界对照应和指示的发现 ,探讨了this及其复数these作为指示和照应手段的若干方面的用法 ,如近指、文内照应、文外照应、回指、下指、具体照应、笼统照应、事物照应、概念照应、思想照应、中心词照应、修饰语照应等 ,重点放在心理近指上。  相似文献   
6.
《浮生六记》被发现并受到学人的研究,迄今已过百年。百年来,《浮生六记》的研究虽然走过了曲折的路程,但也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即是对《浮生六记》百年研究历程的客观描述。  相似文献   
7.
论文以1949年为界,分两大部分叙述了迄今为止大约100年来中国对文物建筑与历史地段的保护。总结出1949年后中国近代文物建筑保护思想观念的演变特征,即前期以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保护观念为主,80年代以来发展为逐渐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8.
采用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方法,对变文中的词缀进行全面透视,初步揭示某些词缀的运动轨迹,并指明汉语词缀的发展是汉语双音化的一个内在推动力。  相似文献   
9.
汉民族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民族 ,而关于汉民族的研究 ,长期以来却被国内学术界所忽视 ,汉民族史常被淹没在通史和断代史研究之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汉民族研究如雨后春笋 ,一直在不断地兴旺勃发。特别是近二十年来 ,汉民族研究取得了蔚为壮观的成绩 ,为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相关文献材料,对陶渊明<述酒>诗中的疑难诗句作出释证,并参证相关作品,论述陶渊明在晋宋之际的政治态度及其隐居前后两期的不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