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0篇
  免费   13篇
社会科学   94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琼州学院学报》2018,(1):29-33
文化的共生和包容是中国与东盟交往的基本属性,为双方消解了分歧与误解,文化认同是其共有价值体系的基础。夯实新海丝路的建设其重点在于文化先行,中国和东盟各国必须在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下形成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互为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意识和历史使命感。构建和平、友谊、和谐的中国-东盟关系,最终达成与新海丝路沿线各国的利益交融,共同发展,互利共赢,中国-东盟区域长治久安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办的首届“中国-东盟经贸发展论坛”于2005年月12月17日在广西大学举行。会议围绕“中国-东盟产业与金融合作问题”与“中国-东盟区域合作问题”两个主题展开交流和讨论。有100多位研究中国-东盟领域的中外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如孙琬钟、陆建人、张玉安、许宁宁、宋镇照(台湾地区)、阮金宝(越南)等等。首届“中国-东盟经贸发展论坛”剪影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与东盟传统的产业间分工逐渐削弱,产业内分工开始形成,产业内贸易迅速扩大,其重要性不断提高。中国入世之后,尤其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将使中国与东盟新的产业分工格局得以发展和深化,有利于促进双方的产业分工与协调发展。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间存在着产业内分工基础,可以进行产业内分工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从境外客商办证工作范围、网上办证、宾馆境外客商分布办证、现场办证等方面,介绍了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境外客商办证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办,将给广西带来勃勃生机,也给广西图书馆信息服务带来机遇与挑战。中国—博览会将是图书馆信息服务新的生长点: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需要大量的信息,从而直接推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生长点的形成;区域经济的大发展,必将吸引大量人才,人才的聚集直接对信息产生需求;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图书馆信息的服务造就更广大的用户群。因此,要充分发挥图书馆信息资源优势,服务博览会:加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完善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管理机制;对外开放高校馆藏信息资源。要增强信息服务质量意识,优化服务功能;形成信息服务产业,参与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6.
战后日本与东盟关系可以划分为各具特点的若干阶段。日本对东盟的政策在每个阶段均有所调整。同时,日本对东盟政策也保持了高度的连续性。在日本对东盟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过程中,中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不论积极与消极,主动与被动,日本对东盟政策的调整都或多或少与其对华政策相关。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日本对东盟关系中中国因素的作用日益凸显。日本对东盟政策的定位与对中日关系的调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互为表里,虚实相间。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根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运用GTAP模型设定基准线预测和动态情景进行模拟,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农产品关税的削减对贸易区内农产品贸易量、进出口价格和产业结构的长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收获计划”会促使中国部分农产品的进口价格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货物贸易协议”的实施将进一步导致关税对在区域内贸易的扭曲作用被逐步消除,促使大部分农产品的进口价格下降。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对东盟各国进出口的农产品数量有大幅度增加,并且自由贸易区内各国间的农产品进出口显现出一个普遍性的增长,产生较大的贸易创造效应。另一个值得关注之处在于,通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各国的比较优势将发生变化,国内资源分配格局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使得区域内各国农业部门的投入要素在按照比较优势进行调整的同时,农业部门的生产资源存在逐渐向非农部门转移的倾向。  相似文献   
8.
现今,构建区域经济同盟成为世界很多国家发展经济,促进贸易便利化、多元化、自由化的一个很好的方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发展区域经济,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和睦共处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采取实证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本文的论点进行论证,对文章中所提出的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合作中面临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得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积极参与南海安全合作机制建设,既是中国捍卫南海正当权益、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在新时期深入参与全球治理的必然选择.中国参与南海安全合作机制建设的基本目标既包括低层次的消极安全合作,即被动应对安全威胁的现状,也包括高层次的积极安全合作,即主动谋划应对安全威胁的能力.中国参与南海安全合作机制建设应坚持基本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具有地区特色的"亚洲安全观",坚持合理预期、循序渐进、协商一致、和平解决争端的原则.中国参与南海安全合作机制建设的基本思路为安全合作机制的形式之争让位于功能作用,机制的主导权之争让位于共同主导,基本路径包括培育南海安全共识、打造南海安全共同体,研究现有合作方案并借鉴其他合作案例,重视双边合作机制,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整合现有安全合作机制,注重国内立法并推动区域规则建设.  相似文献   
10.
国际新闻     
正粮农组织亚洲应对海啸等自然灾害能力加强但仍然任重道远2014年12月22日粮农组织今天在新闻公报中指出,十年以来,受印度洋海啸影响最严重的几个国家的备灾能力和灾后应对能力均有所加强,一些国家制定了早期灾害预警系统和明确标示的海啸疏散路线,多项防灾措施目前已经到位,但粮农组织最近主办的东盟成员国研讨会强调,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以及自然资源受侵蚀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气候引发的事件给东盟地区带来的威胁最大,各国仍需进一步提高其抗灾能力。参加此次研讨会的代表均认为,农业、畜牧业、渔业、水产养殖业和林业等部门必须更加积极地参与国家和区域减灾和灾害管理决策的制定讨程,在资金方面作出明确承诺,以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