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业科学   12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猪丹毒俗称“打火印”,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多发生于 4~ 6月龄的猪。该病多发生在炎热季节。临床特征为高热、皮肤上出现红色斑块和关节炎。笔者用三黄石膏汤治疗疹块型丹毒病猪 2 9头 ,有效率达 96%。1 症状病猪精神不良 ,食欲减少或废绝 ,T41℃以上 ,颈部、耳根、背部、四肢及臀部皮肤表面出现紫红色的疹块。2 治疗三黄石膏汤 :黄芩 1 5 g,黄柏 1 5 g,黄连 1 5 g,生石膏 2 0 g(另包 ) ,栀子 1 5 g,知母 1 5 g,青蒿 2 0 g,牡丹皮 1 0 g,厚朴 1 0 g,生姜 1 0 g为引。水煎后加入生石膏末 ,候温灌服 ,方中剂量…  相似文献   
2.
“三黄石膏汤”源于《外台秘要》,名“石膏汤”;后《伤寒六书》加姜、枣、茶叶三药,改名为“三黄石膏汤”。近几年来,我们在兽医临床上运用该方随证加减,治疗一些内科狂病、热毒温疫、暑湿症等,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尤其是在余江县兽医院,解决了不少牲畜疑难病症。现简介如下,请同行斧正。 1 “三黄石膏汤”的组成,适应证及方解 1.1 组成与用法 麻黄30g,黄芩30g,黄连30g,黄柏30g,栀子30g,生姜30g,生石膏120g,豆豉45g,大枣20个,茶叶15g,水煎去渣,候温灌服(牛用量),1日一剂。 1.2 适应证 本方主治各种家畜表证未解,里热炽盛,肌表发热,阳毒发斑,狂叫奔走,口渴舌燥,脉洪而数等。 1.3 方解 本方为既有表证,又有里热炽盛者而设。由于外邪束表,毛孔闭塞,内热不得外透,热邪冲于肌表欲外不得,故肌表发热,郁热灼津,故口渴舌燥。热扰心神,故狂叫奔走。热迫血液妄行而离络,故阳毒发斑。热邪鼓动脉络,故脉洪而数。本方之证为表里俱病,以里为主,故用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栀子)清热解毒,通泻三焦之热,为主药。石膏、麻黄、生姜同用,且石膏用量四倍于麻黄、生姜,是借其解表之性能,而不背辛凉之法,既启汗孔闭塞,又驱肌表外邪,为辅药,豆豉宣透表邪,茶叶清热利尿,为佐药。本方苦寒药太多,易伤中气,故用大枣护中而补脾,为使药。诸药并用,为解表清里之良剂,解表不助里热,清里不引邪内陷,使表邪解而里热清,诸症皆愈。  相似文献   
3.
目击     
广州大雨 5月7日。广州迎来了一场特大暴雨的洗礼。一夜暴雨的黄石花园一片泽国,黄石家私城停车场里的汽车几乎被水淹没。  相似文献   
4.
王子元,湖北黄石人,1947年生。自幼酷爱盆景艺术,十多年勤学苦练,制作了多种形式盆景,尤其酷爱树石盆景,重视创意和意境。创作上运用“内模贴石法”、“穿石双层藏干法”等技艺,有所创新和发展,作品曾多次获奖。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盆景委员。  相似文献   
5.
梦幻武陵源     
黄石寨文风 未到靖石寨前,到处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标语:“不上黄石寨,枉到张家界”。有了天子山的经验,我半信半疑。  相似文献   
6.
李兆安 《花卉》2009,(12):40-40
一、田黄收藏历史久远 田黄的收藏历史久远,早在明末清初,田黄因其特有的皇家专用橘黄色而被视为珍秘之物。  相似文献   
7.
依据1981—1986年调查,论述了葛洲坝下宜昌江段的鱼类区系和渔获物组成的特点,并与建坝前对比分析,证明大坝对宜昌江段鱼类资源的不利影响并不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绥滨江段鲤鱼渔业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报道黑龙江中游绥滨江段鲤鱼渔业生物学研究。对2001年三层流刺网鲤鱼捕捞群体体长平均41.2(21-69.5cm)、体重平均1736(550-8200)g组成,年龄结构由4-10龄组成以6龄为主(35%)W=0.2434L2940,绝对生殖力平均375241(124670-515200)粒,相对生殖力平均128.1(75.7-169.9)粒/g,种群数量为1.43t,等生态学特征进行研究。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江中游绥滨江段鲤鱼资源呈逐渐衰退趋势。  相似文献   
9.
长江鱼1987年至1989年实行禁捕三年,1990年开捕后应发Ⅲ龄以上的鱼为捕捞对象。江峡江江段鱼体形系数为0.136,体重系数为5.86,开捕后刺网网目不得小于124毫米。  相似文献   
10.
2005年4月对江段瓦氏雅罗鱼2只船渔获物234尾进行渔业生物学研究。捕捞群体平均体长16.6 cm(15~29.5 cm),平均体重151.4 g(50~300 g),年龄由1~ ~5~ 龄组成,2~ 占36%;绝对生殖力为8050~12448粒/g,平均为3700粒/g;相对生殖力9. 04~100.6粒/g,平均为34.3粒/g;肥满度系数雌性为0.9436~2.0547%,平均为1.999%。雄性为1.4577~2.054%,平均为1.6262%。捕捞数量2005年春汛6.75 t。嫩江中游讷河江段瓦氏雅罗鱼资源呈现小型化、低龄化趋势;渔业资源呈下降趋势,亟待采取限定捕捞规格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