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62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减少生条棉结杂质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生条棉结形成的原因 ,根据生产实践 ,通过合理选择原棉、改进清花工艺和提高梳棉机的梳理质量 ,达到减少生条棉结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HY68型精梳机的性能,并针对该机论述了在精梳过程中如何去除短绒、棉结杂质及提高精梳条干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梳针型主分梳辊的结构特点及性能,介绍了试验情况及相应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采用梳针型主分梳辊的FA116型清棉机其成纱质量全面提高,尤其以条干CVb、细节(-50%)改善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根据弯钩纤维牵伸理论,分析了并条工艺与棉结之间的关系、前纺重定量高效工艺中的棉结问题、工艺流程中不同排列位置的并条工艺设计以及梳并联能否省去一道并条等问题,并对6×24与24×6并合工艺进行了对比,进而提出了一些工艺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市场对成纱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减少成纱结杂、粗节和提高条干水平,在技术改造中选用技术先进、质量好的器材,减少了半成品中的结杂和短绒,降低了条干CV值。实践表明,在梳棉上改变原固定盖板结构,选用新结构固定分梳板后,提了高纤维的分离度、伸直度和平行度,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棉结的产生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长期以来纺织印染行业中存在的棉结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棉结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阐述了棉结的危害与控制,同时对棉结的检测手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李泉 《国际纺织导报》2010,38(5):43-44,46
不同型号梳棉机的结构和工艺配置略有差异,其单机产量、生条及成纱质量也不相同。在简要介绍了JWF1204A型梳棉机的主要结构和工艺配置后,通过一系列的生产试验说明了JWF1204A型高产梳棉机在纺纯棉精梳纱时的单机产量、生条及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LF天丝原料的特点。根据原料性能在纺纱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使成纱重量不匀率、条干CVb及棉结等指标得以控制,保证了成纱质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从七个方面阐述了清钢联系统中短绒和结杂产生的原因,分三个子系统介绍控制短绒与结杂的方法,指出全流程速度控制是短绒、棉结控制的基础性工作,全流程隔距控制是对短绒、棉结的精做工作,而风量、静压及棉量平衡控制是对短绒、结杂控制的辅助工作.  相似文献   
10.
由于皮马棉(Pima)及澳棉(Cotton)的纤维原棉特性不同,50/50的混纺比例并非最佳组合,以及Pima纤维棉结难清除的原因,筒纱条干差,棉结多,客户投诉不断。文章通过五个方案的不断优化,探索出生产Pima/Cotton50/509.7 tex的最佳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