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72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敬爱的邓小平同志与我们永别了。我们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继承小平同志遗志的最好行动就是高举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戒烟     
王明 《安徽消防》1993,(2):28-28
1988年4月19日。邓小平同意会见来中国访同的菲律宾总统科拉松·阿基诺.上午10时.当阿基诺夫人来到福建厅时,身穿黑色中山装的邛小平健步走上前击握住她的手说:“欢迎你,我很高兴见到你。退休了,我也会同你见面的。”接着,邓小平同:“听说你这次访同带两个女儿来了?”  相似文献   
4.
今天,当我们的国家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正在逐步进入“小康”,开始过着舒心日子之时,饮水思源,不能不怀念他,他就是我们心中的伟人邓小平。  相似文献   
5.
论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方法论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十分关心和重视教育事业.他用全新的思维和方法论论述了教育的许多重要问题.本文从解放思想与中国教育的创新化,实事求是与中国教育的科学化,改革开放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系统整体与中国教育的整合化,现代意识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等五个方面,分析论述了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方法论特色;指出把握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方法论特色,对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创新,把握教育发展的方向,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邓小平始终在深刻思考全国的协调发展战略问题。时间与进度的协调、空间与布局的协调、"先富"与"共富"的协调,是邓小平协调发展思想的三个重要历史维度。  相似文献   
7.
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的经济哲学思想是在指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产生、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它不仅具有内容的辩证性、思想的一贯性、全局的宏观性、现实的针对性、实践的创造性等特征,而且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文化思想在总体上实现了重大的历史转折,从实际出发,在文化领域回答了什么事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9.
改革初期,邓小平同志决然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那时,世界上的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到这项历史性决策的非凡意义,但是中国已经向前迈了不可逆转的一大步。在30年时间之内,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2007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95万亿元人民币,平均增长高达9.75%,经济总量是改革初期的14.9倍,国际贸易量超过2.1万亿美元,是改革初期的104倍,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理论家,邓小平始终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他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同志德治思想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伦理观与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道德教育,道德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不懈地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形成了比较丰富的德治思想,他德治思想的务实、思辨、科学的特点,对高校学生的德育工作有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