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5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20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酒生产的新工艺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呈祥 《酿酒》1993,(6):27-28
  相似文献   
2.
提高方便米生产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方便米的生产工艺,并通过实验室和工厂试验,研究了形响方便米复水性、糊化度、口感、风味及耐贮性的因素,认为对于现有的生产厂家而言,提高方便米生产质量最为经济有效的手段是控制工艺条件和选择使用适当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3.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通过糊化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制备了高吸水树脂.考察了淀粉的物理状态、交联剂的用量、引发剂的浓度、共聚合温度等对产品吸水率的影响.确定接枝反应最佳工艺条件为:交联剂质量分数0.0016%、引发剂浓度6 mmol·L-1、共聚合温度60℃.  相似文献   
4.
玉米淀粉胶粘剂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 ,通过预糊化、氧化、加碱糊化进行化学改性 ,并加入稳定剂可制备固含量高、贮存稳定性好 ,具有一定初粘力和透明性的改性淀粉胶粘剂。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改性玉米淀粉胶粘剂的主要成分配比及工艺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淀粉氧化前是否进行预糊化处理、氧化剂的用量、体系pH值、加碱糊化时碱液用量、稳定剂的种类和用量等对改性玉米淀粉胶粘剂性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大豆蛋白氨基酸组成合理,添加到面粉中可以提升面制品的营养价值。采用快速黏度法和质构分析法研究了质构化大豆蛋白对面粉糊化特性及面条品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质构化大豆蛋白添加量的增加,面粉糊化时的黏度降低,回生值减小。添加质构化大豆蛋白对面条的质构特性无显著影响,面条的蒸煮品质较原面粉面条有所改善,尤其对面条的吸水率和蛋白质保留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
将大豆蛋白酶水解产物添加到面粉中,探讨了水解度以及添加量对面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6%不同水解度的酶水解产物后,面粉的峰值黏度、最终黏度和最低黏度均比原面粉明显降低,衰减值和回生值先下降后上升最终趋于平缓;随着酶水解产物添加量的增加,面粉峰值黏度、最终黏度、最低黏度、衰减值和回生值均显著降低,糊化温度略有上升.  相似文献   
7.
利川山药淀粉糊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快速黏度仪( RVA)研究了pH、食盐、α-淀粉酶及蔗糖对山药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并与马铃薯淀粉、红薯淀粉、玉米淀粉的糊化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川山药淀粉较红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更容易老化,热稳定性优于马铃薯淀粉。当pH为5时,山药淀粉的热稳定性与抗老化能力得到改善;食盐使淀粉糊化温度提高;淀粉酶使山药淀粉的峰黏度、谷黏度、终黏度、回生值降低;蔗糖使山药淀粉在高温下的稳定性以及抗老化能力降低。结论:pH、蔗糖、淀粉酶、盐对利川山药淀粉的糊化特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以三氯氧磷为交联剂制备非糊化的高交联玉米淀汾的方法,测定了反应的取代度和布拉班德粘度曲线,研究了在沸水中受热后非糊化淀粉的颗粒形貌及粒度分布等特性。提出高交联玉米淀粉与原淀粉颗粒不同,在沸水中只发生轻度有限溶胀,呈非糊化颗粒态  相似文献   
9.
小麦B淀粉的性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实验室制备的小麦B淀粉的组分及其溶解度、透光度、凝沉性、粘度、热力学等性质进行了研究,比较了B淀粉和A淀粉在组分和性质上的差别,试验结果表明:小麦B淀粉中蛋白质、脂肪、戊聚糖等杂质含量高于A淀粉,B淀粉的沉降体积、膨润力和凝沉值大于A淀粉,而溶解度、透光率、粘度、相变温度和相变热焓低于A淀粉。  相似文献   
10.
以常见的19种食用淀粉为原料,对其颗粒结构、基本特性以及掺假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由淀粉的扫描电镜图可知,19种淀粉分为5类,分别为棒形(莲藕和芡实淀粉)、扁平形(绿豆、小麦、莲子、山药和芭蕉芋淀粉)、球形或半球形(杏仁、薏米、红薯和木瓜淀粉)、不规则多面体形(葛根、魔芋、木薯、首乌、玉米、茯苓和百合淀粉)和卵形(马铃薯淀粉),通过淀粉颗粒形貌的不同可以为淀粉掺假鉴定定性分析提供参考依据。由淀粉的粒度分布可知,不同来源的淀粉的颗粒大小也相差很大,其中芭蕉芋淀粉、山药淀粉、莲藕淀粉、马铃薯淀粉和芡实淀粉的小颗粒所占的体积分数均小于1%,杏仁淀粉、茯苓淀粉、葛根淀粉、木瓜淀粉和莲子淀粉在测定粒度分布时没有检测到大颗粒(30μm)。通过粒度分布法和快速黏度分析法分别对掺假淀粉做了检测分析,结果显示这两种方法都能够对特定的掺假玉米淀粉定量地检测出掺假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