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1篇
工业技术   59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夏天的来临和温度的逐步升高,人们将又一次感受到晒斑带来的困扰和不适。皮肤学家警告称,长时间的曝晒容易导致皮肤癌变。然而美国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红葡萄酒中的一种化合物——白藜芦醇具有预防晒斑形成和某些皮肤癌的作用。全球科学家都在实验室对白藜芦醇进行积极的研究,试图揭开其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原理。目前的研究已经表明,葡萄和一些坚果中含有的这种化合物有助于降低人体胆固醇水平、预防某些癌症和抑制恶性皮肤黑素瘤的形成。本次试验则主要是对一种比较普遍的非恶性黑素瘤进行研究。长期暴露于太阳紫外线,尤…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环糊精包裹活性物的制备工艺都是以有机溶剂作为溶解活性物的载体。本研究使用化妆品中常用的多元醇代替有机溶剂,首次采用多元醇稀释法操作工艺。以白藜芦醇为活性物代表,用多元醇溶解,稳定高效地将活性物包埋于羟丙基-β-环糊精中,很好避免了有机溶剂残留的问题,并进行稳定性测试,采用光学电子显微镜观察析出物结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多元醇稀释法环糊精包裹白藜芦醇水溶液中的白藜芦醇含量检测。采用红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表征。本研究创新的多元醇稀释法工艺与传统工艺在包裹率、稳定性、溶解度等保持一致,并能成功应用于化妆品开发。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白藜芦醇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植物提取法、生物技术法以及化学合成法,全面介绍了现代提取技术在白藜芦醇提取中的应用。同时对基因重组技术、细胞培养技术在白藜芦醇制备方面的应用作了系统阐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虎杖中白藜芦醇的酶联半仿生法提取工艺.方法:以白藜芦醇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星点试验设计原理,选取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3个因素进行试验,利用响应面法优选提取工艺.结果:优选的提取工艺为加酶量1.7 mg·g~(-1),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107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白藜芦醇提取率达5.91%,与预测值5.94%较为接近.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具有良好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5.
白藜芦醇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白藜芦醇的性能,制备,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秦辉  倪伟辉  吕振  王静 《化学世界》2020,61(1):67-71
白藜芦醇和2, 4-二硝基苯磺酰氯为原料,通过酯化法得到白藜芦醇磺酸酯,通过NMR和LC-MS确定了该化合物结构。以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研究白藜芦醇磺酸酯对2, 2-联苯基-1-苦基肼(DPPH)自由基和2, 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和抗氧化活性;噻唑蓝(MTT)法研究其对人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目标产物收率为33.1%。同时,目标产物在浓度为1.0 mg/mL时,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31.6%和42.7%,抗氧化活性均高于白藜芦醇,但低于维生素C;目标产物对人肺癌细胞A549具有较好抑制作用,IC50值为(10.2±0.37)μg/mL。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TGF-β1/Smad-7信号通路在白藜芦醇增强胆固醇酯水解酶(cholesteryl ester hydrolase,CEH)表达中的作用。方法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RAW 264.7转化为泡沫细胞,将经泡沫化处理的巨噬细胞进行2次分组,第1次分为正常对照组、白藜芦醇组、LY2157299组和白藜芦醇+LY2157299组,第2次分为正常对照组、白藜芦醇组、Ad-Smad-7组和白藜芦醇+Ad-Smad-7组,均处理48 h,通过胆固醇流出试验检测各组巨噬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率,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泡沫化情况,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p-Smad-7和CEH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白藜芦醇组巨噬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率明显升高(P0.05),白藜芦醇+LY2157299组、LY2157299组、白藜芦醇+Ad-Smad-7组和Ad-Smad-7组胆固醇流出率均明显降低(P0.05);白藜芦醇组巨噬细胞泡沫化程度明显下降(P0.05),白藜芦醇+LY2157299组、LY2157299组、白藜芦醇+Ad-Smad-7组和Ad-Smad-7组巨噬细胞泡沫化程度明显增强(P0.05);白藜芦醇组巨噬细胞中CEH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强(P0.05),p-Smad-7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白藜芦醇+LY2157299组、LY2157299组、白藜芦醇+Ad-Smad-7组和Ad-Smad-7组CEH基因mRNA的转录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被抑制(P0.05),p-Smad-7基因mRNA的转录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强(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能是通过TGF-β1/Smad-7信号通路来增强CEH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俄勒冈州立大学鲍林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分析446种化合物对提高人体先天免疫系统的促进作用时发现,这些化合物中只有两种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提高免疫力的功能,即红葡萄中的白藜芦醇及蓝莓中的紫檀芪。  相似文献   
9.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液中的白藜芦醇含量,采用乙腈水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06nm,分析测定了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结果表明,葡萄酒中检测到白藜芦醇检出限为0.05mg/L,加标回收率达98.5%.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前处理简单、能够满足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0.
碱法提取花生红衣中白藜芦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碱法从花生红衣中提取白藜芦醇的工艺.对Ph,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四个因素分别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从而得到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即:Ph10.0,温度为40℃,提取时间2h,提取次数4次.实验结果表明,花生红衣中白藜芦醇的得率可达0.1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