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45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琳  曹秋玲 《丝绸》2002,(9):22-23
对超细涤纶仿丝绸针织物采用分散染料染色的工艺进行了探讨与实践,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染色牢度和色泽。文中对整个工艺过程进行了较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2.
《化工进展》2005,24(6):585-585
大连理工大学科研人员开发的活性染料无盐染色方法与无盐染色助剂制备技术日前获得成功。据悉,利用该技术制得染色纤维的染色深度、染色牢度、手感、总成本等较传统有盐染色纤维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改性聚氨酯固色剂的固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一种自制的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固色剂,对活性染料染色后织物进行固色整理.通过对固色剂的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和轧余率的探讨,确定了色织物的最佳固色整理工艺为:活性染料染色织物→二浸二轧(固色剂50g/L,轧余率75%)→烘干(70℃×3 min)→焙烘(150℃×3 min).实验结果表明,此类固色剂对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有良好的固色效果,可使织物的干湿摩擦牢度和水洗牢度有所提高.其固色效果与4种市售固色剂基本相当,固色后织物色光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4.
《商品与质量》2012,(Z5):13
(2012-9-19)近期,北京市工商局对本市市场上销售的服装类商品进行了质量监测。监测结果显示,我市服装类商品整体质量状况良好,但仍有部分商品质量存在问题,涉及的主要问题为服装的标识、纤维含量、染色牢度等项目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市工商局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本次监测中销售不合格商品的  相似文献   
5.
甲壳胺纤维的活性染料染色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双活性基活性染料对甲壳胺纤维的染色性能,测定了甲壳胺/棉混纺织物的染色牢度.结果表明该种染料对甲壳胺纤维的上染率接近100%;织物的摩擦牢度、皂洗牢度和耐水浸牢度均与纯棉织物相当,且高于Oko-Tex标准100对纺织品染色牢度的规定极限值.  相似文献   
6.
程醉 《中国纤检》2012,(14):20-23
纤维色牢度又称染色牢度、染色坚牢度。它是指纺织品的颜色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对各种作用的抵抗力。实际上就是染色织物在使用或加工过程中.经受外部挤压、摩擦、水洗、雨淋、曝晒、海水浸渍、唾液浸渍、水渍、汗渍、熨烫和化学药剂等因素作用下的褪色程度。色牢度是织物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纺织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涂料染色粘合剂GH的制备、乳液稳定性、薄膜材料性能以及染色应用性能等进行了系统的讨论,并与国内外的同类样品作了比较。实验表明,粘合剂GH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尤其是刷洗牢度、抗泳移性、低温染色性和较小的粘搭性。该粘合剂适用于中色染色(涂料用量为10g/1)。  相似文献   
8.
真丝绸经接枝剂CS接枝改性后,丝纤维上引入一些正电荷基团,增加了阴离子染料的染座,提高染料的上染率。同时真丝绸传统用柴林湖蓝5GM等色泽染色,可用价格较低,且日晒牢度较好的直接翠蓝GL代替。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CO2分散染料染聚乳酸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会兵  戴瑾瑾 《印染》2006,32(23):11-13
以超临界CO2作为染色介质,用分散蓝79对聚乳酸纤维染色,研究了染色温度、压力和时间对聚乳酸纤维染色性能和强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织物上的染料得色量明显增大。在超临界CO2中进行染色只需10min,即可达到上染平衡,而常规染色需要40min以上。增大压力可使染色织物上的染料得色量增大,压力为17MPa时,上染率达到最大;但进一步增大压力,上染率反而有所下降。超临界CO2染色对纤维强力性能的影响比水介质要小得多,其日晒牢度和皂洗牢度可达到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