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7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艳鸣 《烹调知识》2013,(10):30-31
盛夏时节,盛满了炎热,也同时开启了水果的盛宴,西瓜、荔枝、杨梅、桃子……各种各样的水果非常诱人,让你忍不住想大快朵颐。洗洗吃,拌沙拉吃、榨汁喝……这些吃法都OUT了,现在,不少水果达人发明了各种新奇的水果吃法,并借助网络的传播,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于是,水果在进入很多人的嘴里都来了个大变身。是搞怪,是新潮,是美味,还是为了健康?  相似文献   
2.
为了充分利用枇杷中的熊果酸,以枇杷叶为原料,以熊果酸提取率为指标,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了枇杷叶中的熊果酸。分别研究了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波时间和超声波温度对熊果酸提取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熊果酸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乙醇浓度为85%、料液比为1:12、超声波时间为25min、超声波温度为45℃,在最佳条件下,熊果酸提取率可达1.131%。  相似文献   
3.
4.
天喔“枇杷叶花”饮品的研制及其品质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枇杷叶花为主要原料,制作枇杷叶花饮品.介绍了产品生产工艺及操作规程,并检测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5.
分别研究枇杷叶不同部位提取物中黄酮含量及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超声法分别提取枇杷叶不同部位的黄酮类物质,用比色法测定含量。采用Schaal烘箱法,以过氧化值为指标研究了黄酮提取物对猪油的抗氧化效应,并采用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体系评价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枇杷叶尖部位的黄酮含量最高为(5.79±0.03)mg/g。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枇杷叶黄酮对猪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且随着其剂量的增加而增强;枇杷叶黄酮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都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清除自由基能力与浓度存在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6.
枇杷叶中熊果酸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热回流提取时提取溶剂的种类、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枇杷叶中熊果酸含量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热回流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以95%的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14,在80℃下提取2次,每次2h,此时熊果酸的提取率为1.150%。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不同品种枇杷叶中主要功能成分含量差异,给枇杷叶的加工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以生长在陕南安康的14个品种枇杷叶为材料,通过测定总黄酮、总酚、三萜酸、多糖、维生素C等主要成分含量以及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和FRAP值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枇杷叶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佳伶’、‘培优’和‘麦后黄’叶片中总黄酮、总酚和三萜酸含量较高,抗氧化活性较强,具有更好的药用价值和功能性。‘西农枇杷2号’和‘津云’叶片中多糖和维生素C含量较高,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主成分分析评价结果,综合排名前三的品种依次为‘佳伶’、‘麦后黄’、‘培优’。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枇杷叶中熊果苷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枇杷叶中的熊果苷,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萃取物中熊果苷含量;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萃取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温度55℃,萃取压力20 MPa,携带剂用量75 mL,萃取时间3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萃取得到的产物杂质含量少,产品纯度高,结果重现性良好;工艺参数在现有工业条件下容易实现,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亚临界水萃取过程中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溶剂流速、系统压力等因素对枇杷叶中熊果酸提取率的影响,并对提取液进行HPLC分析确定熊果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提取温度200℃、时间75min、泵的频率50Hz、压力10MPa,提取率达到70.28%.与传统加热回流和超声辅助提取法进行比较,在不使用有机溶剂的前提下,不仅缩短了萃取时间,同时提高了熊果酸的提取率,证实了亚临界水萃取方法具有高效节能的优点,并为亚临界水萃取方法用于熊果酸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枇杷叶熊果酸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萃取枇杷叶中的熊果酸,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萃取物中熊果酸含量;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萃取条件进行优化,确定适宜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枇杷叶熊果酸超临界CO2萃取的各因素影响程度为A>D>C>B(A为萃取温度,B为萃取压力,C为携带剂的添加量,D为萃取时间),最佳参数:萃取温度30℃,萃取压力15MPa,携带剂的添加量50ml,萃取时间90min。在最佳组合条件下进行萃取,粗提物含熊果酸15.66mg,含量为7.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