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0篇
  免费   682篇
  国内免费   106篇
工业技术   9408篇
  2024年   192篇
  2023年   702篇
  2022年   650篇
  2021年   600篇
  2020年   514篇
  2019年   538篇
  2018年   317篇
  2017年   300篇
  2016年   318篇
  2015年   354篇
  2014年   596篇
  2013年   430篇
  2012年   525篇
  2011年   490篇
  2010年   454篇
  2009年   394篇
  2008年   430篇
  2007年   318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压敏胶(PSA)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源,随着全球能源价格的上升,能源成本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为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营运成本正成为企业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之一。鉴于此,对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和热能利用技术在涂布业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9,(7):138-147
通过研究3种不同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对速溶鹧鸪茶粉含水率、色泽、多酚含量、湿润性、分散性的影响,确定真空冷冻干燥工艺条件;以速溶普洱茶粉为辅料拼配,结合电子感官和人为感官评分筛选最佳配比,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比较拼配前后风味差异。结果表明:预冻温度-20±2℃、预冻7 h,一次干燥温度80℃,干燥3 h,二次干燥温度55℃,干燥6 h,速溶粉各理化指标最佳;速溶鹧鸪茶粉与速溶普洱茶粉拼配比为7∶3,风味最佳。拼配后复合茶粉中醛类物质含量增加了0.34%,酸类物质含量减少了0.18%,滋味醇和,口感顺滑。该研究为鹧鸪茶综合利用及产品研发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4.
提取近红外光谱有效变量快速检测猪肉挥发性盐基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类研究》2015,(9):25-29
以市售新鲜冷藏(4℃)猪肉为研究对象,采用蒙特卡洛-无信息变量消除算法和连续投影算法对原始近红外光谱的800个波长变量进行提取,共筛选出与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直接和间接相关的有效波长变量36个,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构建预测模型,验证集的相关系数和标准偏差分别为0.876 4和1.205 7 mg/100 g。  相似文献   
5.
在宁化客家祖地丰富繁多的小吃中有鲜为人知的客家"四饺"令人馋涎,叫人难忘。那"四饺"就是蒸饺、酥饺、蛋饺、水晶白玉饺。它们风味各异、独具特色。蒸饺饺子,是一种半圆形包馅儿的面食。所谓"蒸饺"就是用蒸笼蒸熟的饺子。饺子通常是用水煮,但宁化客家人敢于创新,将水煮方法改为蒸、炸、煎等各种烹饪方法,创制出不同风味的饺子。蒸饺制作方法简单易行。先备料。主料:面粉;辅料:猪瘦肉、虾仁、葱白;调料:猪油、精盐、芝麻油。再制作。先把面粉搅拌成面团揉透,随后用擀面杖擀成薄片,擀制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再生聚酯纤维可以实现废旧纺织品的循环利用,但由于缺乏生态安全性评价标准体系,其应用和发展受到限制。以挥发性有机物(VOCs)为例,综述了VOCs的测试方法和标准;阐述了再生聚酯纤维的VOCs形成机理、释放机制及其控制技术;分析了聚酯降解、染料、助剂、含杂组分和生产工艺等因素对于VOCs的影响规律。原生聚酯纤维的VOCs组分主要是乙醛,主要来源于聚酯的热降解和油剂的携带,苯系物的含量较少,基本满足生态纺织品的限值标准要求;再生聚酯纤维中的VOCs含量不能达到生态纺织品的限值标准,其VOCs的组分中,苯系物主要来自染料等芳香类助剂的热降解,醛酮类主要来自聚酯自身和油剂的热降解;研究再生聚酯纤维中的VOCs形成机理、释放机制及其控制技术,建立再生聚酯纤维VOCs含量的检测方法和标准等,对降低再生聚酯纤维中的VOCs含量,提高其生态安全性,实现废旧纺织品资源的有效利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中国食品学报》2020,(1):236-236
记者从安徽农业大学获悉,该校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宋传奎教授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发现香气也能够有效调控植物的抗寒性。增加植物中一些香气物质的聚集,能够提升植物抗寒性,反之植物抗寒性显著降低。这改变了人们对于香气物质的传统认识。该项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国际植物学权威学术杂志《新植物学家》上。  相似文献   
8.
李娜  许海亚  彭业顺  严婷婷  郭婷 《节能》2020,39(5):48-50
为了了解室内空气质量,研究家具面板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种类和特性并找到相对安全的板类型,在24块家具板上进行了"8小时快速释放"和"15天定期释放"实验。结果表明家具板上主要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为烷烃、芳烃、卤代烃以及少量烯烃、乙酸乙酯、乙酸甲酯等,其中正壬烷、甲基环己烷和甲醛释放速率最高。利用SPSS软件对板材的VOC释放率进行分析,发现CW1、CW2、PW3和PB1板的释放速率较低,可能与电路板的技术和厚度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家具板上释放的VOC种类繁多,对建立室内环境标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贾亚宾  郑旭  高凯  关军  魏翩  祁冰  郑慧研 《化工学报》2020,71(z1):411-416
为研究高校既有建筑室内人群散发对室内VOCs的影响,对高校不同人群样本的教室及会议室两类典型人群密集房间,共82个人群样本对象进行了VOCs采样分析,得到不同实际场景下的人员相关的VOCs浓度水平,并对其潜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确认了29种与室内人员相关的高检出率且较高浓度值的物质,包括芳香族化合物9种,烷烯烃类9种,酮类和醛类8种,醇酯类以及卤化物3种,并得到主要VOCs物质的浓度水平和I/O比。对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表明,室内人员密度、季节和房间类型对不同VOCs物质存在显著性影响,其中季节性因素对目标VOCs污染物影响最为广泛,其次是房间类型与室内人员密度。该研究可为进一步了解人员密集室内VOCs污染现状及控制策略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针对挥发性有机物的定义、来源、和危害阐述控制VOCs的必要性。同时简述了控制挥发性有机物的两大类方法:前端控制和末端控制,主要包括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燃烧法等,分析比较其优缺点,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