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8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株胶质芽孢杆菌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河南铝土矿中分离到菌株LV1-2,将其接种到含伊利石矿粉的浸矿液中,170r/min摇床30℃培养7d,离心后测得接种LV1-2的溶液中的硅浓度比对照液中的增加110.02%,说明LV1-2对伊利石有脱硅作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革兰氏染色、荚膜染色、鞭毛染色和芽孢染色的观察,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以及16S rDNA序列的比对分析,菌株Lv1-2鉴定为胶质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2.
郑莲芬 《土壤》1991,23(1):45-46,54
硅是土壤中的大量元素。在土壤矿质全量分析中,土壤脱硅效果不仪影响测定结果,同时还影响钙、镁、铁、铝等元素的测定。目前,通常以动物胶作絮固剂,使硅酸以二氧化硅形态沉淀(简称脱硅)。  相似文献   
3.
稻叶气孔性状研究新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对观测植物叶片气孔性状的各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出专用于水稻叶片气孔性状观测的“脱硅刮制法”。该方法通过对材料的固定、脱硅、刮制、染色和透明,最终做成可永久保存的封藏片。用该方法研究稻叶气孔性状,具有图像清晰,观测结果准确等优点,并可通过显微摄影直接在照片上观测气孔大小,密度及排列方式,使原本麻烦的稻叶气孔性状观测变得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全国网纹红土分布与长江以北大部茶树分布恰相符合;又分析了脱离于红壤带之外的山东日照茶区、西藏察隅茶区,其土壤都有古红土的影响,说明了是古红土促进了茶树生长。虽然古红土和现代红壤的关系,至今在科学上还未完全解决,但从实际出发,研究茶园土壤,古红土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钢渣制取硅钾肥的缓释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变化"脱硅渣改性制取长效硅钾肥工艺"中影响硅钾肥缓释效果的各因素的水平,在水和柠檬酸溶液中分别测定酸性制得的硅钾肥中钾的溶出率。进而通过对实验数据做统计回归分析,并结合Trenkel提出的缓释肥标准,对改性后脱硅渣的缓释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脱硅渣在各种实验条件下改性制得的硅钾肥均具有明显的缓释性;钾在水中的溶出率小于其在柠檬酸溶液中的溶出率。  相似文献   
6.
陈浩瀚 《北方牧业》2014,(12):63+115
本文结合河南神火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实际,阐述了常压连续脱硅工艺技术的使用情况。通过工艺技术的创新,神火新材料公司不但成功实现了常压连续两段脱硅,而且一次精制液的A/S指数为:250~350,二次精制液的A/S指数为:600~800.  相似文献   
7.
惠明  侯银臣  田青  窦丽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0881-10882
介绍了硅酸盐细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近年来利用硅酸盐细菌对铝土矿进行生物脱硅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对硅酸盐细菌脱硅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株高效解钾脱硅真菌的筛选、鉴定及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红芳  何刚  吴绿英  孙德四  陈晔 《土壤》2018,50(5):934-941
为挖掘植物内生真菌功能活性菌株资源,从钾矿区优势蕨类植物——乌蕨(Stenolomachusanum)中筛选得到一株高效解钾脱硅菌株WJ007。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rDNAITS序列分析以及系统发育关系比较等研究,确定该菌株为小刺青霉Penicillium spinulosum。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对WJ007菌株解钾、脱硅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WJ007菌株脱硅最优培养条件为葡萄糖作碳源、酵母膏作氮源、碳氮比60∶1、初始pH 6,在该条件下培养液中可溶性硅含量为8.74 mg/L;WJ007菌株解钾最优培养条件为葡萄糖作碳源、蛋白胨作氮源、碳氮比60∶1、初始pH 7,在该条件下培养液中可溶性钾含量为154.44 mg/L。通过对WJ007菌株解钾脱硅发酵条件的优化,可为植物内生真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