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96篇
  免费   661篇
  国内免费   410篇
医药卫生   12367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299篇
  2020年   313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270篇
  2017年   250篇
  2016年   318篇
  2015年   258篇
  2014年   547篇
  2013年   819篇
  2012年   542篇
  2011年   644篇
  2010年   510篇
  2009年   451篇
  2008年   522篇
  2007年   521篇
  2006年   499篇
  2005年   467篇
  2004年   444篇
  2003年   404篇
  2002年   367篇
  2001年   308篇
  2000年   308篇
  1999年   273篇
  1998年   224篇
  1997年   233篇
  1996年   217篇
  1995年   187篇
  1994年   174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152篇
  1991年   128篇
  1990年   126篇
  1989年   112篇
  1988年   106篇
  1987年   89篇
  1986年   83篇
  1985年   105篇
  1984年   114篇
  1983年   65篇
  1982年   70篇
  1981年   52篇
  1980年   52篇
  1979年   26篇
  1978年   31篇
  1977年   26篇
  1976年   17篇
  1975年   12篇
  1974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BSTRACT

Introduction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T1DM) is a chronic, autoimmune disease that is characterized by total absence of insulin production. Hypertension is a common comorbidity in T1DM with complex pathophysiology, while it is also a well-recognized risk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as well as other microvascular diabetic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2.
冠状病毒(coronavirus,CoVs)感染主要累及肺部,但对心血管系统损伤作用也不容忽视。CoVs感染引起的心脏损伤并非罕见,其发生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本文首先从CoVs引起心血管损伤的证据入手,进一步探讨了CoVs对心肌的直接损伤,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RAS)系统激活和细胞因子风暴与炎症反应对心血管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相关心血管损伤的可能机制包括,(1)病毒直接作用:CoVs在心肌细胞复制,损伤心肌;(2)RAS系统激活:感染CoVs后,心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的表达下调,激活RAS系统,使得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收缩血管功能增强,Ang1-7保护心脏效应减弱;(3)诱发细胞因子风暴:循环细胞因子和全身炎症反应引起心脏损伤;(4)其他:包括低氧血症和儿茶酚胺心脏毒性。本文就相关内容作一综述,为后续的详尽机制和治疗策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1. Butyrylcholinesterase (BChE) is a serine esterase that plays a role in the detoxification of natural as well as synthetic ester-bond-containing compounds. Alterations in BChE activity are associated with a number of diseases. Cholinergic system abnormalities in particular are correlated with the formation of senile plaques in Alzheimer’s disease (AD), and administration of 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 is a common therapeutic approach used to treat AD.

  2. Here, our aim was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BChE and fluoxetine.

  3. Molecular docking simulations revealed that fluoxetine penetrated deep into the active-site gorge of BChE and that it was engaged in stabilizing noncovalent interactions with multiple subsites. In substrate kinetic studies, the Vm, Km, kcat and kcat/Km values were found to be 20.59?±?0.36?U mg?1 protein, 194?±?14?µM, 1.3?×?108?s?1 and 6.7?×?105?µM?1s?1, respectively. Based on inhibitory studies, fluoxetine appeared to inhibit BChE competitively, with an IC50 value of 104?µM and a Ki value of 36.3?±?4.7?µM.

  4. Overall, both the low Ki value and the high number of BChE–fluoxetine interactions suggest that fluoxetine is a potent inhibitor of BChE, although in vivo mechanisms for the direct effects of BChE inhibition on various pathologies remain to be further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4.
随着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在全球的肆虐,儿童感染者人数也越来越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是SARS-CoV-2感染人体的结合位点之一,可以与病毒尖峰蛋白结合,使得跨膜丝氨酸蛋白酶(TMPRSS2)启动S蛋白触发感染,引起白细胞介素-1、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等多种炎性因子的产生。与成人相比,儿童的ACE2及TMPRSS2的表达水平较低,推测儿童症状较成人轻,发病人数较成人少均与此有关。该综述对SARS-CoV-2感染过程中ACE2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有助于了解SARS-CoV-2的致病机制,为更好地开发药物及疫苗,防治儿童2019冠状病毒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通过分析中国马拉松运动员ACE基因I/D多态频率分布特征,探讨其作为杰出耐力基因标记的可行性。选择我国马拉松健将、国际健将级运动员26名作为马拉松运动员组,汉族学生216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进行ACE基因I/D多态性测定。结果显示:我国马拉松运动员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其中15名国际健将中无一DD型纯合子,提示我国优秀马拉松运动员的纯合子DD型频率低下是其ACE基因多态频率分布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以能完全降解1g/LPVA的一个混合体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碳、氮源对该混合体系降解PVA的影响。实验表明,补充有机氮源有利于混合体系菌体的生长,并且能提高混合体系对PVA的降解能力。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它碳源的补充有利于菌体的生长,但对混合体系降解PVA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根据初步研究结果推断,该混合体系所产的PVA降解酶主要结合在细胞膜上,部分PVA进入细胞后被降解。  相似文献   
8.
家兔静注人血清白蛋白修饰的尿激酶(MUK)和天然尿激酶(NUK)40000IU后,MUK 的体内过程符合零级速率过程,NUK 则符合一级速率过程,血纤溶活性 MUK 持续100min,而 NUK 仅20~25min。在“功能性”去除肝肾的家兔,NUK 血浓度半衰期延长3~4倍,而 MUK 血浓度下降与正常家兔相似。MUK 及 NUK 在去除纤溶抑制物的优球蛋白成份中纤溶活性相似,但在血浆中 NUK 仅存24~35%的纤溶活性,MUK 则保留了64~85%的纤溶活性。提示肝肾的摄取、代谢和消除能力降低及对血浆纤溶抑制物抵抗力增强,是 MUK 血纤溶活性长时间维持高水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肝癌患者HBV血清学标志和HBV-DNA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树林  邹菊贤 《医学争鸣》2002,23(3):258-260
目的 为了探讨肝癌患血清中HBV标志物与HBV-DN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同时检测血清中HBV标志物和HBV-DNA。结果 在427例肝癌患的血清中,HBV-M(+)为74.0%,HBV-DNA(+)为44.0%,与正常对照组差异非常显。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与复制仍是肝癌的主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0.
异丙酚与安氟醚或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心肌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异丙酚与安氟醚或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心肌酶的影响.方法:32例择期非心脏手术的全麻病人,随机分为4组(每组8例),分别给予安氟醚麻醉(A组)、七氟醚麻醉(B组)、异丙酚-安氟醚麻醉(C组)、异丙酚-七氟醚麻醉(D组).其中A、B组为对照组,C、D组为观察组.分别于麻醉前、麻醉诱导后2 h和术后3 d采集静脉血测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结果:麻醉诱导后2 h,A组CK、CK-MB值、LDH及HBDH值升高,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B组CK和CK-MB值升高,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术后3 d,A、B两组CK值升高,与麻醉前和麻醉诱导后2 h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AST值升高,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而且A、B两组相比较,A组的CK、LDH值升高幅度明显大于B组(P<0.05).C、D两组仅CK值在术后3 d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但其升高幅度均明显低于A、B两组的同时值(P<0.01),其余各项心肌酶的变化在麻醉诱导后2 h及术后3 d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C组比较,A组在麻醉诱导后2 h CK、CK-MB、HBDH值升高(P<0.01),LDH值升高(P<0.05);在术后3 d CK值升高(P<0.01).与D组比较,B组CK值在麻醉诱导后2 h及术后3 d升高(P<0.01),CK-MB值在麻醉诱导后2 h升高(P<0.05).结论:安氟醚和七氟醚两者均能使心肌酶升高,但安氟醚所致的心肌酶升高幅度更明显;临床麻醉剂量的异丙酚能有效地防止安氟醚和七氟醚麻醉时心肌酶的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