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2005年金湖县血吸虫病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血吸虫病防治“十五”计划目标任务执行情况,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估。方法采取钉螺控制为主,健康教育、人畜同步查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对当年发现钉螺的村、历史有螺环境、与有螺环境相邻的重点环境进行螺情监测。对当年发现钉螺村居民、历史流行村居民、流动人口和医院门诊疑似病人进行病情监测。结果共查螺3009.66hm2,查出有螺面积13.14hm2,新发现有螺面积7.95hm2。查病12578人次,未发现血吸虫病人。期内新增流行镇1个,流行村1个。结论金湖县血吸虫病病情较为稳定,仍须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2.
金湖县2000-2002年冷饮食品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饮食品的卫生质量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为了解我县冷饮食品的卫生状况 ,搞好冷饮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工作 ,现将我县 2 0 0 0 -2 0 0 2年冷饮食品卫生监测结果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样品来源 按照无菌操作程序 ,采用随机抽样方式 ,对全县冷饮食品生产厂家、经营单位进行采样 ,在规定时间内送实验室检验。1.2 检验项目和方法 微生物指标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 ,按照GB4789-19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检测。理化指标为铅、砷、铜、苯甲酸钠、糖精钠 ,按照GB T5 0 0 9-1996《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方法检…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金湖县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探索今后防治策略和巩固监测措施。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对黎城镇所辖2所中小学校9个年级组18个班级所有学生进行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统计学生肠道线虫感染率、单虫感染率和感染度。结果调查学生1031人,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1.84%,其中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分别为0.48%、0.97%、0.39%,各虫种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8,P0.05)。未发现多重感染,轻度感染14例,中度感染5例。男学生感染率为2.39%,女学生感染率为1.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0,P0.05)。感染者主要集中在10-13岁年龄组,占感染人数的68.42%(13/19),各年龄组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26,P0.05)。小学生感染率为2.07%,中学生感染率为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P0.05)。结论金湖县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已降至较低水平,仍需加强健康教育,做好长期监测,防止病情反弹。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金湖县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现状,掌握流行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科学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按历史流行程度和水系流域、地形两特征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每年调查2个村,每村整群调查当地2周岁以上常住人口500人,其中14岁以下儿童≤1/3.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1送3检,统计感染率、单虫感染率和感染度. 结果 共调查3镇6村3 101人,查出土源性线虫感染22人,总感染率为0.71%,其中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分别为0.13%、0.48%、0.10%.各虫种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均为轻度感染,无中度和重度感染.男、女感染率(0.56%vs 0.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钩虫感染率显著高于男性(0.72% vs 0.21%)(P<0.05).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方面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金湖县土源性线虫对人体的危害已基本消除,今后应继续做好监测、重点人群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金湖县农民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1年金源县被淮安市确定为“行动”试点县。根据“行动”试点实施方案在本底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 ,并对效果进行评价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金湖县闵桥镇 4个行政村 ,随机抽取18~ 65岁居民 10 0 0人。其中 ,18~ 3 0岁 2 74人 ,占2 7 4% ;3 1~ 5 0岁 5 97人 ,占 5 9 7% ;5 1~ 65岁 12 9人 ,占 12 9%。男性 496人 ,占 49 6% ;女性 5 0 4人 ,占5 0 4%。教育前后调查对象相同。统一培训调查员 ,采用入户调查方法 ,自行设计表格 ,由调查员采用问答式方式填写。2 时间 教育前进行本底调查时间为 2 0 0 1年 5月份 ,根据…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评价江苏省金湖县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2006-2015年)实施情况,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06-2015年金湖县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资料,以描述性分析方法,从组织管理与经费保障、能力建设、防治结果与成效等方面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2006-2015年,金湖县累计开展防治技术培训19次,投入经费84.42万元,业务培训1 725人次。驱虫服药197 600人次。开展监测查病11 762人次。人群土源性线虫年度感染率在0.16%~2.18%。华支睾吸虫人群感染率在0%~0.67%,中间宿主感染率在3.81%~9.48%。广州管圆线虫病纵向监测未发现其流行。2013年目标人群卫生知识知晓率达95.62%,卫生行为正确率达96.46%。完成村庄整治3 764个,自来水受益率达98.90%。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95.31%,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3.45%。结论 金湖县重点寄生虫病已处于较低的流行态势,但传播风险仍然存在,需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金湖县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金湖县选择2个监测村,采用改良加藤法对居民进行粪检,同时采用ELISA法进行血清学检查,对血清学阳性而粪检阴性者再粪检复查。采用压片镜检法检测中间宿主淡水鱼感染华支睾吸虫囊蚴情况。收集保虫宿主猫、犬粪便进行病原学检查,同时开展流行因素及病例调查。采用Epidata3.02、Excel2003和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清学共检测514人,阳性75人,阳性率14.59%。其中男性阳性率为10.38%,女性为17.5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6~岁年龄组未发现阳性者外,其余各年龄组均有阳性;农民和学生阳性率分别为14.20%和25.00%。粪检451人,发现华支睾吸虫感染者3例,感染率为0.67%。检测淡水鱼3种共119条,感染率为6.72%。检测猫、犬粪便11份,均未发现华支睾吸虫卵。结论金湖县属华支睾吸虫病低度流行区,且存在潜在流行因素。防治的重点是加强宣传教育,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9.
<正>为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自5月下旬以来,江苏省金湖县陈桥镇卫生院紧紧围绕"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这一主题,从五个方面入手,扎实开展2014年"安全生产月"活动。一是成立组织、制定方案。卫生院召开了院委会,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组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江苏省金湖县在消除血吸虫病进程中的防治策略及效果。方法 收集1970–2017年江苏省金湖县血吸虫病防治资料,分析不同防治时期实施的防治策略,并评价实施效果。结果 1970–2017年,金湖县血吸虫病防治经历了传播控制、传播阻断、监测与消除3个阶段,实施的防治策略和措施主要包括钉螺控制、传染源控制和健康教育。期间累计开展查螺290 691.78 hm2,发现有螺环境3 420.98 hm2,累计开展灭螺 8 729.37 hm2,自2014年起未再发现钉螺。累计开展人群血吸虫病查病525 377人·次,发现血吸虫病患者2 815例,累计治疗病人2 844人·次、扩大化疗977人·次;自1990年后未再发现当地感染的病人。2017年目标人群血防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正确率较1992年分别提高了54.59%和14.23%。结论 金湖县在不同时期实施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均取得了显著效果,推进了血吸虫病消除进程;但今后仍应加强监测,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