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12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悠悠枣是河北省涿鹿县近年新发现的早熟鲜食地方枣品种。通过多年的观察试验研究.掌握了悠悠枣的主要特性.并从建园.土肥水管理、花期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收、采后处理等方面总结了悠悠枣的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以乌苏1号无芒雀麦为材料,设置2个生长环境(荒漠绿洲区、高海拔地带),通过观测幼穗分化进程及开花习性,探究生境对无芒雀麦幼穗分化及生殖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芒雀麦幼穗分化从分蘖期开始至抽穗期结束,分为初生期、伸长期、结节期、小穗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形成期和完穗期8个时期。幼穗分化是从生长锥顶端第1枝梗原基与小花原基开始分化,相同小枝梗上原基与小花原基均是自下逐渐向上发育;整穗是从顶部向下逐渐开花,下部枝梗开花时间小于上部枝梗;小穗上的小花由下向上逐步开花。与荒漠绿洲区相比,高海拔地带的无芒雀麦幼穗分化时间晚,周期缩短,穗部赤霉素(GA)、脱落酸(ABA)及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对较高,细胞分裂素(CTK)含量和种子千粒重较低,但高海拔地带单穗成熟种子粒数与单位面积内种子产量高,更适合无芒雀麦种子生产。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不同无芒雀麦苗期耐盐能力的强弱,本研究选择5份不同株型的无芒雀麦作为供试材料。根据新疆土壤盐碱成分设置中性盐(M盐):NaCl∶Na2SO4∶Na2CO3=1∶4∶0和碱性盐(A盐):NaCl∶Na2SO4∶Na2CO3=1∶1∶8两种处理,于三叶期每盆一次性浇灌2 L电导率(EC)为20 ms·cm-1的盐处理液,CK浇灌等量自来水。处理30 d后测定生长指标、叶绿素荧光特性参数、丙二醛(MDA)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并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对13个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除Fv/Fm和Fv/Fo外,盐胁迫显著影响其余11个指标,且5份材料间差异显著(P<0.05);5份无芒雀麦的株高、茎粗、分蘖数、地上生物量、根冠比、MDA和脯氨酸含量在不同盐胁迫下表现出不同的适应变...  相似文献   
4.
用钙电极测定牧草中钙含量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福林 《草业科学》1996,13(6):24-25
用钙电极测定禾本科牧草中钙含量的方法,回收率100.02%-97.38%,用高酸钾法的EDTA法与钙电极法作比较试验,结果非常满意。  相似文献   
5.
对11份引自俄罗斯的野生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材料,在0.3%、0.4%、0.5%NaCl胁迫下,通过存活率、总生物量、叶片伤害率、株高的测定,采用隶属函数法和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进行耐盐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11份无芒雀麦在0.3%、0.4%、0.5%NaCl胁迫下存活率分别为90%~100%,76.7%~96.7%,67.0%~96.7%;根据耐盐性综合评价值(D)得出供试材料耐盐性顺序为,ZXY04P-371>ZXY04P-255>ZXY04P-136>ZXY04P-188>ZXY04P-96>ZXY04P-503>ZXY04P-34>ZXY04P-322>ZXY04P-241>ZXY04P-46>ZXY04P-18。  相似文献   
6.
灌溉对华北农牧交错带无芒雀麦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河北坝上地区不同水分处理下无芒雀麦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对无芒雀麦的植株高度、分蘖数、叶面积、地上和地下植物量等生物学特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9月初刈割前,植株高度顺序为W3>W4>W2>W1,表明较多的灌水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叶面积大小顺序与植株高度变化规律相似,叶面积大小顺序为W4>W3>W2>W1,表明较多的灌水利于叶片的增大;对于分蘖数则相反,不同水分处理分蘖数顺序为W1>W2>W3>W4,灌水越多分蘖越少,说明整个生长季里适当的干旱可以促进分蘖;不同水分处理下地上植物量的大小次序为W2>W4>W3>W1,但无显著差异;不同水分处理根系重量的大小次序为W2>W1>W3>W4,说明适当干旱有利于无芒雀麦根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无芒雀麦人工草地初级生产力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孝 《草业科学》1997,14(3):21-24
以无芒雀麦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对其生物量的季节及垂动态进行连续4a的研究。为促进无芒雀麦草地在河南省的高产丰收提供基础资料及其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混播比例和刈割期对混播草地产草量及种间竞争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新疆石河子绿洲区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草地的群落生物量、茎叶比、种间竞争力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以紫花苜蓿7.5kg/hm2、无芒雀麦15kg/hm2的比例混播并在紫花苜蓿初花期刈割为最佳组合,干物质产量为23.4t/hm2.两种牧草种间竞争力和竞争率分析表明,不同的混播比例和刈割期对两种牧草的竞争力有一定影响,紫花苜蓿的竞争力强于无芒雀麦,在竞争中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盐胁迫下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幼苗叶片形态及解剖结构的适应性变化,本研究以‘乌苏一号’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Wusu No.1’)为材料,分别采用NaCl:Na2SO4:Na2CO3=4:1:0(A盐),NaCl:Na2SO4:Na2CO3=1:4:0(B盐)和NaCl:Na2SO4:Na2CO3=1:1:8(C盐)3种混合盐进行胁迫处理,其中A,B盐为中性盐,C为碱性盐,每种混合盐均设置四个不同的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EC)梯度5,10,15,20 ms·cm-1,以浇灌自来水为对照组(CK)。试验结果表明,当C盐EC值为15 ms·cm-1,A和B盐EC值均为20 ms·cm-1时,各处理下幼苗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3种混合盐处理下,随着EC的增加,中脉厚度、主脉维管束直径、上下表皮细胞厚度、木质部面积变化均呈显著下降趋势,而上角质层厚度、韧皮部面积则表现出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总之,EC值<10 ms·cm-1时,碱性盐比中性盐更促进无芒雀麦叶片各项指标的增长,当EC值>10 ms·cm-1时,碱性盐对幼苗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中性盐。  相似文献   
10.
以日本无刺楤木(Aralia elatavar.inerm is)休眠枝条离体茎段促生芽为试验材料,对芽体内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试验分为5个处理组:不同茎段长度的产芽试验、不同茎段直径的产芽试验、不同茎段年龄的产芽试验,相同茎段不同营养条件下的产芽试验和同一茎段不同芽位的产芽试验。结果表明:(1)离体茎段长度为20 cm时,促生芽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与其他长度处理差异极显著,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2)不同培养条件下,芽体内的3种营养成分差异均不显著。(3)不同直径处理组中,芽体内3种营养成分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直径为5.8 mm时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纱C含量最高,直径为8.8 mm时可溶性糖含量最高。(4)2年生茎段促生芽的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1年生茎段。(5)同一茎段不同芽位的促生芽,以下位芽3种营养成分含量为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