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4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张兵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6):24-25
目的 探讨经尿道气化电切术(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16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TUVP治疗,其中伴全身症状和泌尿系并发症2种以上的高危患者、前列腺重量>50g的患者共68例.平均年龄72.5岁,经围手术期处理后行TUVP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随访3~24个月,平均IPSS从26.6下降至6.6、MFR从6.2ml/s上升到18.6ml/s、PVR从376ml下降到8.9ml.结论 TUVP治疗BPH以及高危重度BPH是安全有效的,强调术中对前列腺尖部采用电切治疗以避免术后尿失禁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外科围手术期糖尿病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发志  马冲  郝辉 《吉林医学》2003,24(4):315-316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病人伴发糖尿病的治疗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1998年至2000年收治的125例外科手术伴发糖尿病病例进行回顾总结。结果:93例给予补液、降糖等处理无1例死亡。其他32例未进行有效的降糖处理,死亡5例。结论:外科手术病人伴发糖尿病时,围手术期要控制血糖,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在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方法:84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均行椎板切除减压术,并将其分为2组,A组,围手术期应用大剂量MP组,36例,术中进椎管前静脉给予MP 30mg/kg,15min滴完;术后静脉应用MP(80mg/d)3d。B组,围手术期应用氟美松治疗组,48例,术后静脉应用氟美松(10mg/d)3d。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变化情况(JOA评分17分法),并对计量资料行t检验。结果:术前JOA评分A组为8.58±2.62分,B组为9.12±2.81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周时A组为13.65±2.16分,B组为11.12±2.36分;术后3个月时A组为14.11±2.21分,B组为12.62±2.35分,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有9例患者术后即刻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加重,而A组未出现类似病例。结论:围手术期应用大剂量MP对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脊髓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Ⅰ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Ⅰ(cTnI)的释放规律.方法 30例年龄≥60岁择期全麻手术患者,分别在术前、术中、术毕即刻、术后第1天和第2天测定心肌酶谱,包括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红蛋白(Myo)、α-羟丁氨酸转氨酶(α-HBDH)、线粒体谷草转氨酶(m-AST)和cTnI的值,同时监测HR、BP和ECG.结果 cTnI在非心脏手术围术期未发生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的病例中无显著变化,而心肌酶谱则在术毕和术后第1天均有显著升高(P<0.05或P<0.01)或超出参考值上限.结论 心肌酶谱在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变化显著;cTnI受非心脏手术和麻醉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用于子宫切除是一种微创手术 ,具有创伤小 ,痛苦轻 ,恢复快等特点。我院 2 0 0 1年开始施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通过对 5 6例标准鞘内 SEMM式子宫切除术病人的护理 ,我们总结出围手术期护理对策。现将做法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妇科 2 0 0 1至 2 0 0 2年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 5 6例 ,子宫肌瘤 4 7例 ,功能性子宫出血 9例。年龄 38~ 5 3岁 ,平均年龄 4 4岁。手术方式全部为标准腹腔镜子宫筋膜内 SEMM式子宫切除术 (CISH)。麻醉方式全行吸入全身麻醉。手术时间 90~ 15 0 min。住院天数 9~ 15 d。术后住院天数 6~ 14 d。平均…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低位硬膜外麻醉围术期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心率变异性(HRV)分析仪监测评估低位硬膜外麻醉围术期自主神经的改变。方法:选择低位硬膜外麻醉下择期手术患者20例,ASAⅠ-Ⅱ级,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年轻组,每组10例,观察术前1d、麻醉完善后切皮前、切皮后30min、术后2h,1d,3d,7d处时相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HRV分析各成分变化。结果:围术期老年组HRV显示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总频(TP)、低频(LF)、代频标化(LFnorm)均呈显著性下降,同时伴有心率减慢、平均动脉下降。年轻组TP和LF在麻醉完善后切皮前、术后2h,1d下降显著,于术后3d恢复,而R和MAP在围术期无显著改变。两组两比较,老年组TP和LF在麻醉后各时相占 明显低于年轻组(P<0.01)。老年组高频(HF)及高频标化(HFnorm)在麻醉给药后切皮瓣均无明显变化,但在术中和术后各时相点的下降,而年轻组仅切皮后30min,出现一过性下降。结论HRV可较好地评估围术期机体自神经变化;术期麻醉和手术创伤均可使机体自主神系统调节受损,尤其老年人受损程度大,恢复慢,恢复慢,术后1周仍不能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7.
报道58例非心脏手术的围手术期心脏起搏临床应用,重点讨论围手术期心脏起搏的方法与适应症。认为经静脉右室起搏疗效恒定可靠,适应症范围广。对伴有缓慢型或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心脏病或潜在心脏病患者,围手术期心脏起搏适应症可适当放宽,以确保麻醉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14例经手术治疗的SAP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者中,合并休克者10例,胰脑病2例,MOF2例,ARDS2例,病死率为28%(4/14)。结论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在于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特别是病程早期。首先,应加强围手术期的个体化监护,进行综合治疗,其次,抑制胰腺的外分泌;第三,早期使用足量的有效抗生素;第四,进行周围静脉的营养支持;第五,加强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贺斯在围术期对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择期手术患者34例随机分为两组。经静脉分别输注贺斯1000ml或乳酸林格氏液(以下简称平衡液)1000ml,速度为25ml/Kg/h,然后用乳酸林格氏液500ml/h维持。测定病人的凝血酶活性(F.Ⅱa)、纤溶酶原活性(Pig)。采用凝血-纤溶动态图仪测定其曲线的上升斜率(简称上斜)、下降斜率(简称下斜)及参数凝同启动时间(CST)、最大凝固时间(MCT)、完全纤溶时间(WFT)、平衡时间(BLT)、最大凝固程度(MCE)。结果:纤溶酶原活性、凝血酶活性分别在输注完即刻或输注完2h表现为逐渐下降,但同组不同时点的比较无差异显著性(P〉0.05),两组间同时点的比较亦无差异显著性(P〉0.05)。两组病人围术期凝血-纤溶动态平衡各参数输注前与输注后各时点比较均无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围术期快速输注贺斯1000ml,在扩容的同时,对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轻微,无过敏样反应发生,在围术斯可以安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干预阑尾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术后感染发生率等的影响,以达到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目的。方法160例阑尾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用药未经过系统干预,干预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用药经系统干预。对比术后感染发生率的变化,统计出两组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用药时间、用药合理性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经过系统的用药干预,平均用药时间、术后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合理用药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干预可以明显提高基层医院阑尾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