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周灏  陈荣敬 《山东医药》2007,47(29):71-71
近年来,我们对10例患者的40颗尖分别采用螺旋弹簧和链状橡皮圈牵引远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橡皮圈结扎术这一方法由美国 StiegmannGV 在1988年首创,国内于中麟教授最先开展,我科自1994年5月应用于临床取得了初步疗效报告如下.1 一般情况经胃镜证实食管静脉曲张者10例,均为中,重度病人.皆为男性,年龄最小28岁,最大66岁,共进行结扎术20次,最多者3次,全部病例为出血后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
5.
目的通过定期测量结扎橡皮圈负载后应力的变化,研究它应力松弛的过程及在不同负载下应力松弛率的异同。方法选取结扎橡皮圈30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3组试样分别负载100g、150g和200g。通过定期测量结扎橡皮圈在不同负载下的应力,了解应力的变化过程。对3组试样的应力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扎橡皮圈在最初的48h内应力衰减较快,负载48h后残余应力为初始应力的80%左右(78.4%-83.5%),之后应力松弛的速率逐渐减小,至第32天时残余应力为初始应力的73.1%-85.8%。结论结扎橡皮圈在不同负载下均存存应力松弛的现象,应力松弛率相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橡皮圈套扎术在上消化道广基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54例术前病理证实为良性病变的上消化道广基息肉,其中采用橡皮圈套扎术24例,为橡皮圈组,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术后出血发生率、穿孔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切除息肉,橡皮圈组无穿孔及出血发生,3 d后复查胃镜示息肉已脱落,溃疡形成。对照组有1例穿孔,5例早期出血,2例迟发性出血,均予钛夹钳夹创面后出血停止。两组比较,早期出血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迟发性出血发生率及穿孔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橡皮圈套扎治疗广基息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有效地避免早期出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2007—12-13患儿第5次复诊,检查见 1 已大部分转向唇侧.刖近远中径轴线与腭侧Nalice托牵引钩之间挂的链状橡皮圈已呈直线。预示Nance托牵引钩挂链状橡皮网的支点作用有限,同前的弹力牵引主要足唇侧的链状橡皮阁在发挥作用.见图9。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研究内镜下橡皮圈套扎术(ERBL)与经典外科手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及胃肠外科住院,分别行ERBL及PPH的Ⅱ度和Ⅲ度痔疮患者各40例。观察组为ERBL手术患者,对照组为PPH手术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早期和晚期并发症以及治疗效果。同时比较ERBL组套扎环数量与套扎早期和晚期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 ERBL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PPH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P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ERBL组术后早期并发症中疼痛及里急后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PPH组(P=0.004和P=0.044);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P=0.608)。不同套扎环数量与ERBL术后早期及晚期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 0.05)。结论 ERBL及PPH治疗痔疮的总有效率相仿,但EBRL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短于PPH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PPH组,且不同套扎环数量对ER...  相似文献   
9.
张旗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0,42(2):202-204+207
目的:对比内镜下橡皮圈套扎与高频电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道息肉患者9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7)。对照组患者行内镜下高频电切术,观察组患者行内镜下橡皮圈套扎进行治疗。观察术中、术后的一般情况并计算手术成功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术前及术后1h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hichormone,ATCH)、皮质醇(Cortisol,Cor)及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同时术前及术后2d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进行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愈合时间、术后2 d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患者ATCH、Cor及NE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对照组升高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内镜下橡皮圈套扎治疗消化道息肉相比高频电切术,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降低疼痛程度,降低应激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10.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早期再出血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出血量大且病死率高,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已成为预防和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首要方法。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结扎术(endoscopic varix ligalure,EVL)是使用小的弹性橡皮圈结扎食管曲张静脉,使曲张静脉血管内血流阻断、缺血、闭塞,从而达到止血和减少再出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