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5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梅 《现代健康人》2006,9(2):32-33
春节过完又上班了,许多人心理突然失调:有的惶惶然心不定,犹如面临赶考;有的失眠,胡思乱想就是无法入睡;还有的还想着节日里朋友们纵情欢聚的日子,放纵的心情怎么也收不回来;更有人出现抑郁、失落、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反应。从历年过完节情况来看,因各种心理疾病影响上班者呈较大幅度的上升趋势。因此,春节过后,人们更需防范以下几种“心理失调症”——症状一:焦躁不安春节是合家团聚时候,人们都希望全家人能够喜气洋洋、快快乐乐地放松、休闲几天。可从初五开始.在外企工作的时小姐就患上了“焦躁不安症”。她总是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吃东西也没味,就连睡觉都会时时惊醒。想到马上就要上班,她内心竟有莫名的恐惧。  相似文献   
2.
中风后随之出现的躯体及各种心理功能的障碍严重地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特别是中风后各种功能损伤带来的抑郁情绪反应已被证实。我们2002~2004年对脑中风所致的偏瘫病人,予以相应干预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于存娟  孙海英 《中医药研究》2009,(10):1212-1213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感觉“情绪低落”的忧伤或郁闷,是对丧失、失望或者失败所产生的一种正常或异常的负性情绪反应。脑卒中后抑郁总体发病率为40%~50%,它不仅可以使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时间延长、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可以使病死率增加。随着医学的发展,中西医对PSD的防治均有较大进展,中医在PSD的疗效方面与西医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现代中医立足于中医药基本理论,利用西医先进的实验室技术.为进一步治疗PSD寻求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观看电视暴力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 :探讨观看电视暴力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对 2 5 9名初中生进行了观看暴力镜头的频次、对暴力的认同态度、观看暴力镜头的情绪反应、攻击行为倾向等五个方面的调查和分析。结果 :青少年观看暴力镜头频次和兴奋水平程度越高 ,情绪宣泄越少 ,表现出攻击行为倾向越多 ;男生的攻击行为比女生多 ;青少年的攻击行为随年级升高而降低 ;工读学校学生比普通学校学生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结论 :过多地观看电视暴力可能导致青少年攻击行为倾向增加 ,且攻击行为与观看电视暴力引起的情绪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要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它要求一个人不仅要具备健全的人格、正确的认知方式和正常的情绪反应,还需要有相应的交往技巧。 善于沟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一般是从彼此认知开始的。交往之初,我们通过沟通交流,彼此认识、了解对方的性格特点、交往动机、心理定势等,之后才会建立固定的人际关系。正确的沟通是很重要的,很多时候,夫妻间的矛盾、父子间的代沟、同事间的争执、朋友间的误解,都是因为沟通不够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手术可引起病人心理和生理上的应激反应 ,特别是非全麻下实施手术 ,病人恐惧、焦虑、紧张情绪尤为严重。音乐可以缓解病人的紧张与不适 ,可消除外界因素对心理造成的压力 ,提高应激能力 ,缓解应激反应。我院手术室自 2 0 0 1年开始在手术过程中播放背景音乐 ,使病人能轻松渡过手术关 ,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选择妇产科住院的 70例择期手术病人为对象 ,根据入院日期 ,单日者为实验组 35例 ,(其中子宫肌瘤 2 0例 ,卵巢瘤 15例 ) ,术中播放音乐 ,双日者为对照组 ,同样病种 35例 ,按常规护理 ,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无统计…  相似文献   
7.
焦虑自控     
《医药保健杂志》2003,(11B):26-26
  相似文献   
8.
休息、倾诉、互助。据统计,不久前的"7.21"暴雨灾害发生后,北京房山灾区出现失眠、易怒、突然亢奋等心理问题者达300人以上。灾害发生后,北京市启动了一级心理援助预案,对房山区进行全面筛查,共发现32名暴雨后产生严重心理应激反应者,并对他们进行了"心理救援"。心理卫生工作小组根据反应激烈程度,将受灾群众分为三类,针对性治疗。亲  相似文献   
9.
焦虑问题很常见"焦虑"通常是指人在应激状态时,或者在某种场合不能完全控制局面时的情绪反应,它表现为内心紧张不安,预感要发生某种不利的情况,多是一种正常的反应。但是,如果焦虑的严重程度达到中等或以上,超出病人所能承受的范围或自我调整能力,对生活造成影响,甚至持续很长时间的话,那就达到了疾病的程度,就需要找专科医生寻求帮助了。综合医院有焦虑现象甚至患焦虑障碍的病人在逐年增加,不同躯体疾病均可能伴有不同比例、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10.
每个人既有开怀大笑、手舞足蹈等愉快的时刻,也有万念俱灰、焦急紧张等不愉快的时刻,这些都是人在不同状态下的情绪反应。前者称为积极情绪,后者称为消极情绪。心理学上把一个人有效摆脱由于失败或不顺利而产生的焦虑、沮丧、愤怒或烦恼等消极情绪的能力称为情绪调控能力。这种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一个人的情绪自我调控能力较低,就会使其一直处于痛苦的情绪旋涡中;反之,则可以使其从挫折、失败中摆脱,迅速调整不良心态,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