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44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别利用Ga2O3粉末和Ga2O3凝胶作为Ga源,采用NH3为N源,在950℃下,分别将两种反应物与流动的NH3反应20 min合成了GaN微晶。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选择区电子衍射(SAED)对微晶进行结构、形貌的分析,特别是对两种不同途径合成GaN微晶的XRD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当Ga源温度为950℃时两种不同的合成途径均可得到六方纤锌矿结构的GaN单晶颗粒,在氮化温度为850℃和900℃时,利用Ga2O3粉末作为Ga源,仅有少量的Ga2O3转变为GaN;而采用Ga2O3凝胶作为Ga源,在相同的温度下,大部分凝胶经过高温氨化反应均可转化为GaN。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协同学在聚合物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加工制备一些聚合物合成及复合材料所显示出的协同效应,以及用协同学方法定量求解一类合成反应体系的动力学模型。提出通过改变振动力场等作用方式,在聚合物动态塑化成型加工时,协同学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针对人机界面评价中评价信息不完全、不确定和较为复杂的特点,提出基于相近度的人机界面不确定信息评价方法.该方法将人机界面不确定信息的处理由实数序列拓展至灰区间数序列,以灰色理论和理想点法为理论基础,构造灰区间绝对关联分析模型和灰区间理想点模型,并运用整体逼近的思想,综合考虑方案与参考序列曲线的相似性和接近性,提出设计方案与理想方案的灰区间相近度,建立了不确定信息的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弥补了单一方法的不足,避免了模糊信息过早精确化,有效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解决具有不确定信息的复杂系统评价问题是合理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人脸表情重构在人机情感交互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该文阐述了基于XML的面部表情快速重构设计方案及其实现。通过实践检验,该方案能够实现在网络上快速重构面部表情、实时性好且面部表情特征的数据处理方式,具备较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单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意义,应用范围、合成路线,最佳工艺条件等内容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并对机理,性能加以探处。  相似文献   
6.
AMPS/AM/AA三元共聚物高吸水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AMPS/AM/AA三元共聚物高吸水树脂的合成方法,考察了影响共聚物吸液率的主要因素,并初步评价了该共聚物在不同介质中的吸液能力。  相似文献   
7.
任意波形相关性的机载MIMO雷达杂波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分析任意发射波形相关性影响下的机载MIMO雷达杂波分布特性,从信号空间与阵元空间变换的数学角度构建了发射波形合成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任意发射波形合成影响下的机载MIMO雷达杂波统一模型,论述了发射波形合成与杂波统一模型之间的关系。仿真揭示了统一模型下发射波形从全正交、相关到全相干的演变过程中杂波的分布特性。研究得出,发射波形互相关矩阵的结构决定了杂波谱展宽的程度,而该互相关矩阵的秩决定了杂波自由度大小。该模型为波形设计影响下的机载MIMO雷达STAP算法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大量天线数服务用户,大规模天线技术可有效提升频谱效率。然而,大规模天线将带来射频链路数量的大幅增加,进而带来成本的急剧提升,所以大规模天线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性能和成本的折中。稀布阵技术通过优化天线阵元位置分布、激励幅度,可实现以更少的天线数逼近均匀阵列的性能,从而带来射频链路数量的降低和成本的控制,取得较好的性价比平衡。介绍了稀布阵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案,评估分析了稀布阵的链路级性能以及在面向6G的大规模天线系统中应用稀布阵的系统性能。数据分析表明,稀布阵在小幅性能损失的情况下,可以显著降低天线阵元数,节约基站设备成本。  相似文献   
9.
Sol-gel method is a technique to synthesize inorganic materials based on wet-chemical reaction theory. The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reactants tetraethyl orthosilicate (TEOS) and Ca(NO3)2·4H2O can form sol and gel in solution at 50-60 ℃, and the cosolvents are propyl alcohol (NPA) and H2O, the catalyst is HNO3. This sol-gel is burned for 12 hat 1 350-1 450 ℃ so that the organic matter, free water (moisture) in sol-gel system are removed and a solid reaction has taken place to form the resulting product. The product has been confirmed to be C3S by XRD, SEM and 29Si MAS NMR, as well as free lime content of the product which is less than 0.2% was determined by propanetriol-ethanol-method. The analysis determined by EDXA has indicated that the n(Ca)/n(Si) ratio in corresponding to micro-region is close to theoretical value of 3∶1. This resulting product is C3S with Si sites of Q0 polymerization, and has higher purity and hydraulic activities at earlier age of hydration.  相似文献   
10.
基于类型理论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构造性类型理论可作为程序开发的理论基础,其中类型作为程序规约,证明过程作为程序开发过程,从证明抽取满足程序规约的程序.本文提出了一种构造性类型理论TTOOP,引入了类规约类型和类类型的概念.类是类规约类型的元素,它又是一种类型,类的元素为对象.通过证明类规约可构造类,由此构造面向对象软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