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30篇
  免费   3431篇
  国内免费   2066篇
工业技术   42927篇
  2024年   294篇
  2023年   904篇
  2022年   909篇
  2021年   1079篇
  2020年   923篇
  2019年   1092篇
  2018年   604篇
  2017年   843篇
  2016年   916篇
  2015年   1283篇
  2014年   2549篇
  2013年   2212篇
  2012年   2501篇
  2011年   2570篇
  2010年   2273篇
  2009年   2484篇
  2008年   2797篇
  2007年   2556篇
  2006年   2037篇
  2005年   1980篇
  2004年   1749篇
  2003年   1236篇
  2002年   888篇
  2001年   897篇
  2000年   723篇
  1999年   592篇
  1998年   669篇
  1997年   562篇
  1996年   548篇
  1995年   505篇
  1994年   380篇
  1993年   288篇
  1992年   296篇
  1991年   279篇
  1990年   237篇
  1989年   227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喆  梁杰  侯腾飞  魏永超 《煤炭学报》2022,(6):2270-2278
煤炭地下气化是煤炭无害化开采技术创新战略方向之一,该技术可以回收老矿井废弃煤炭资源,对传统采煤技术难以开采的煤炭资源进行原位清洁转化。气化过程中燃空区形成带来的结构应力和高温造成的热应力共同作用对岩石造成损伤。以大城勘查区深部煤层为气化对象,得出典型围岩热物性及力学参数随温度变化规律。基于连续损伤力学理论,在平滑Rankine损伤模型的基础上提出高温岩石损伤变量模型,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耦合软件对深部煤层地下气化过程围岩温度、主应力、损伤变量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5种典型岩石的比热容随温度升高整体呈上升趋势,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整体呈下降趋势,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随温度变化规律差别较大。围岩受温度影响范围随气化时间呈指数变化,气化10 d时,温度影响范围仅为3.27 m;气化50 d时,温度影响范围达到5.73 m;气化100 d时,温度影响范围为8.21 m;气化400 d时,温度影响范围达到18.20 m。结合地下气化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控制注气点后退气化法,岩石处于高温区的时间在40 d左右,温度场对围岩的影响范围约为4.7 m。燃空区上方及两端均出现损伤...  相似文献   
2.
内容导读目前,针对潜在6G关键技术的场景与需求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热点。面向未来更多类型终端的智能互联与新兴服务的需求,人工智能应用于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信道估计、编译码及接收机设计,解决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自主优化,基于泛在无线感知和边缘侧的强大算力构成的多接入边缘计算,已成为6G无线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未来智能车联网、物联网、有人/无人交互、全息通信等场景下,面向未来的智能通信计算融合需求,存在许多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3.
4.
《能源科技》2020,(4):96-96
煤炭是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的基石。西部(晋陕蒙宁甘新)是我国煤炭的主产区,储量和产量均占全国的80%以上。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地表生态脆弱,如何在西部大规模、高效率开采情况下实现水资源和地表生态的保护,是煤炭行业面临的重大课题。近年来,我国在煤炭绿色开发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开发和工程示范应用,技术创新已成为助推煤炭行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5.
6.
《当代矿工》2020,(1):25-27
舒歌平,1961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煤炭直接液化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是神华煤直接液化工艺的主要发明人和学科带头人,从事煤直接液化技术开发和工业应用30余年,为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舒歌平三十七年来一直从事煤直接液化技术研发和工程化实践,从实验室基础研究开始,直至世界首套工业化工厂的运行,他把毕生献给了煤直接液化事业,其经历业界独一无二,被称为"煤液化领域奠基人"。  相似文献   
7.
针对新一代5G波形的F-OFDM技术开展了研究,通过把一个宽带分为若干个子带,对每个子带进行滤波处理以实现更好的通信效能。基于Simulink平台进行了F-OFDM仿真系统的搭建,重点对F-OFDM符号同步方法和频偏估计方法进行了研究与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Chu序列相比采用PN序列可以获得更好的同步效果,基于导频的Classen频偏估计算法相比基于CP的CFO估计算法和基于训练序列的Moose估计方法可以获得更好的频偏估计效果。  相似文献   
8.
安毅 《电讯技术》2019,59(5):538-543
在干扰条件下,卫星导航抗干扰波束形成算法往往需要卫星信号波达方向(Direction-of-Arrival,DOA)的先验信息。但当存在低信噪比信号或主动干扰源时,常规的DOA估计算法性能急剧下降甚至失效。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被干扰信号压制的低信噪比“北斗”信号的DOA估计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对接收信号进行子空间投影抑制干扰信号,然后对抑制干扰后的信号进行解扩重构处理,最后通过多重信号分类算法完成对“北斗”信号的DOA估计。仿真结果表明,在干扰信号干信比80 dB条件下,“北斗”信号DOA估计误差在5°以内,为下一步进行波束形成计算提供了高精度的入射角信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基于稀疏表示的DOA估计方法已经被广泛提出,这些方法都需预设离散的网格点,而实际信号来波方向在空间域内具有随机性,任何来波方向都是等概率出现,很有可能信号的来波方向不在网格上,因而会存在网格误差,使DOA估计结果产生较大偏差。为提高DOA估计精度,本文提出了非网格的DOA估计模型。同时,为提高测向自由度,本文应用由两个均匀线阵组成的互质阵列,并且将两个均匀线阵平行放置在同一平面。通过将两均匀线阵的互协方差矩阵向量化成互协方差矢量,可得到一维虚拟扩展的接收数据矢量,并且在稀疏表示框架下应用相应的稀疏恢复算法恢复出跟DOA参数相关的向量,从该向量中得到唯一的并且自动配对的二维DOA估计参数。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算法较传统算法具有更好的DOA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10.
杨涛 《河北化工》2015,(2):53-56
通过煤炭自然氧化程序升温实验,采用程序升温实验系统等设备,对比分析煤样中通入不同浓度CO2条件下的相关参数的变化情况,针对性分析研究CO2对阳煤二矿易自燃高瓦斯的15号煤层氧化自燃的抑制性能。研究表明:CO2对阳煤二矿15号煤层煤样自然氧化发火过程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尤其是20%浓度的CO2对煤样高温氧化阶段的抑制作用强烈;CO2的注入驱离了煤样中的O2,降低了煤样中O2浓度。同时,延迟推后了CO、CH4等自然氧化产物出现,且其浓度低于未注入CO2的煤样,降低了煤样的耗氧速率和CO产生率,抑制和延迟了煤样自然氧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