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9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公共建筑中有一类空间,它介乎于建筑的室内、外环境之间,有着联系内外空间和缓冲空间矛盾的作用,人们把这个过渡空间称之为"灰空间"。在建筑设计中空间是灵魂,而灰空间就是最丰富、最有活力的部分,它形态各异而又极为丰富,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室内、外自然亲密融合的平台。在当今现代主义建筑时期,建筑的灰空间又出现了崭新的空间形态,但是,它始终延续原来作用与性质,成为公共建筑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2.
人们在设计中往往忽视这些问题的存在,所以在这里谈谈这些问题,引起人们的重视,设计出来更好地空间。  相似文献   
3.
两房变三房、三房变四房、三房变五房,小到几平方米的露台,大到十几平方米的入户花园……当前,各种样式的“购房送面积”遍布楼市。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九成购房者对“送面积”满意度极高。  相似文献   
4.
灰空间的成功塑造,使餐饮建筑非常合理地嵌入所在建筑环境中,整合、优化周边环境。建筑是为人居而建的,它向外界传达出创作者和使用者的个性、喜好,同时也折射出人们所追求的生活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5.
玄关可以用“灰空间”、“过渡空间”、“边界域”的概念来理解.就是从此独立空间到彼独立空间过渡起到缓解、缓冲、衔接、过度、分隔、界定、区分、统一、包含等作用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解析江南水乡民居灰空间的生态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南水乡传统民居的灰空间形式多样,不光从物理上满足了人的身体舒适,还从人文上增加了人的心理愉悦感和地域认同感,展现出丰富的生态美,对建设生态化的建筑与城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宋敏 《华中建筑》2015,(1):103-106
高密度是"紧缩城市"的主要城市空间形式,对空间的高强度利用一方面实现了土地的集约利用,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拥挤"和"紧张"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建筑师则不可避免地需要面临高密度城市环境下的建筑设计难题;对应高密度城市空间所产生的城市问题,该文以建筑学的视角,从建筑面积、建筑灰空间、建筑功能、绿色生态以及建筑交通五个方面探讨了建筑设计的补偿方式,通过对实际案例实践的总结,提出了增加人均建筑面积、灰空间过渡、多元叠加建筑功能、立体化绿色生态空间、城市化驳接建筑交通空间等建筑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城市环境设计》2015,(8):158-165
<正>项目名称:万科前海国际会议中心项目地点:中国深圳室内设计:Enjoy Design建筑面积:11 075m2建成时间:2014.12万科前海国际会议中心,又名特区馆,集前海会展交易、新闻发布、外事接待、金融交易展示等功能于一体,是前海的"名片",也是前海的"客厅",同时将成为前海的一处地标性建筑。总建筑面积约为11 075m2,含交易办公面积约3 000m2,商业办公  相似文献   
9.
城市灰空间是指介乎于室内外的过渡空间。由于在引导居民生活方式、丰富空间层次、提高城市生活品质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灰空间已被作为一种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现代设计中,本文探讨了灰空间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谢浩 《云南建材》2010,(3):41-43,50
简述建筑底层架空空间的功能及其设计特点,分析传统民居(尤其是千栏式建筑和骑楼)的设计经验,重点探讨现代建筑底层架空的设计手法并提出应注意的问题,包括公共建筑、校园建筑和住宅建筑等,努力创造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开放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