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86篇
  免费   796篇
  国内免费   277篇
工业技术   20559篇
  2024年   192篇
  2023年   521篇
  2022年   502篇
  2021年   673篇
  2020年   919篇
  2019年   770篇
  2018年   243篇
  2017年   453篇
  2016年   597篇
  2015年   699篇
  2014年   1334篇
  2013年   920篇
  2012年   1061篇
  2011年   980篇
  2010年   855篇
  2009年   823篇
  2008年   787篇
  2007年   746篇
  2006年   592篇
  2005年   562篇
  2004年   595篇
  2003年   604篇
  2002年   501篇
  2001年   498篇
  2000年   433篇
  1999年   426篇
  1998年   444篇
  1997年   428篇
  1996年   374篇
  1995年   366篇
  1994年   367篇
  1993年   280篇
  1992年   287篇
  1991年   290篇
  1990年   225篇
  1989年   19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
3.
4.
长平煤矿机掘三队针对53031巷掘进期间工作面安装的SSJ-800型带式输送机经常出现跑偏打滑现象,导致输送机运行负荷大、煤矸运输效率低等,通过技术研究,对输送机安装了一套电液防打滑张紧装置.通过实际应用效果来看,该装置具有动作保护灵敏、故障率低、防打滑效果好等优点,输送机采用该装置后打滑事故率降低了7%,取得了显著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大尹格庄金矿1号矿体存在排水线路长,水中尾砂、胶结料和淤泥等阻塞淤积大巷水沟,深部生产供水线路长、高差大,闸阀损坏、爆管等问题,影响生产中段运输放矿;通过封堵-496一分段废弃工程建成平流式水仓沉淀池,解决了1号矿体供、排水问题,水仓工程量少、工艺简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破碎围岩分别采用锚杆支护、锚喷支护以及锚喷+锚索耦合三种支护方式下的支护效果,进而为破碎围岩巷道选择合理的支护方式提供参考。通过借助FLAC3D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分析不同支护条件下的破碎围岩巷道位移量、应力分布以及塑性区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采用锚喷+锚索耦合支护时,可以较好的控制巷道围岩的位移量、减小应力集中效应、缩小塑性区的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7.
采矿工程在落实巷道掘进工作的时候,重点是依照实际的情况,合理的确定基本的掘进手段,将瓦斯排放以及巷道支护等方面的工作落实到位,促使巷道掘进可以安全稳定的开展。本文重点结合相关的掘进技术要点加以分析,提出科学的技术处理对策,确保采矿工程的巷道掘进以及支护工作可以高效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贾雨 《机械管理开发》2020,35(7):37-39,114
针对某矿大断面巷道贯通交叉点处围岩变形严重、应力集中高、影响安全生产等因素,基于相关研究成果和该矿围岩岩性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出不同区域的支护方案。通过现场顶板离层监测表明,该支护方案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具有积极的技术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马中立 《现代矿业》2020,36(11):172-174
针对某在建矿山深井开拓方案探索需求,通过对胶带运输系统发展应用情况介绍和胶带运输系统运输特性影响因素分析,并结合深井开拓胶带斜井方案与竖井加胶带斜井方案投资经济性比较,以及对胶带运输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关键问题的分析和讨论,得出随着胶带运输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大规模深井开拓中,胶带斜井开拓将大有可为,为冶金矿山深井开拓方案选择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围岩受采动影响条件下巷道变形破坏与稳定性控制,以桑树坪二号井3309工作面运输平巷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一掘二采”期间大断面巷道围岩主应力差分布特征,结合现场试验,揭示大断面巷道围岩非均匀大变形破坏机理,分析提出巷道围岩非均匀变形控制补强支护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①一次回采和二次回采期间,巷道煤柱及煤壁两侧煤体峰值应力差分别为7.93MPa、12.96MPa,煤柱帮峰值应力远高于煤壁帮,两侧煤体呈非对称变形破坏特征|②与一次回采相比,二次回采期间3309工作面运输平巷煤柱帮主应力增大11.46MPa,塑性区范围从4.5m增加至煤柱宽度,煤壁帮主应力差增加27.46MPa,塑性区增加1.5m,巷道围岩处于高强度剪应力状态,易引起大变形破坏|③基于大断面巷道两侧煤体非均匀变形破坏特征,针对性提出“一长一短”两种补强支护方案,现场试验后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