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23篇
  免费   2680篇
  国内免费   1981篇
工业技术   54484篇
  2024年   654篇
  2023年   2170篇
  2022年   1823篇
  2021年   2394篇
  2020年   2468篇
  2019年   2370篇
  2018年   878篇
  2017年   1349篇
  2016年   1474篇
  2015年   2040篇
  2014年   3667篇
  2013年   2652篇
  2012年   2957篇
  2011年   2684篇
  2010年   2547篇
  2009年   2510篇
  2008年   2451篇
  2007年   2419篇
  2006年   2038篇
  2005年   1906篇
  2004年   1711篇
  2003年   1554篇
  2002年   1263篇
  2001年   1194篇
  2000年   911篇
  1999年   791篇
  1998年   643篇
  1997年   565篇
  1996年   477篇
  1995年   437篇
  1994年   390篇
  1993年   253篇
  1992年   241篇
  1991年   215篇
  1990年   203篇
  1989年   14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陈远东  丁进良 《控制与决策》2022,37(9):2177-2188
调度作为计划层和执行层的纽带,是智能型工厂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此,从炼油生产装置调度的角度,对炼油调度问题进行综述与分析.首先对炼油生产调度建模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介绍目前该领域建模方面考虑的因素;其次,对炼油生产调度的各种优化方法进行总结综述;最后,结合目前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分析炼油生产调度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服务产业,培育了一批示范性服务产业集聚区,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同时,服务人才短缺的问题也成为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的瓶颈,本文主要以服务产业服务人才培养的技术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构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协同创新与协同创新中心概念,从服务产业人才发展现状出发,提出了服务人才培养的技术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构建与实践方案措施,对促进服务人才培养、产业互动、创新中心构建与实践发展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装配式变电站在建设过程中有关设计、设备、施工、运维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创新提出在设计中引入"产业链化设计理念",依托数据化平台,开展三维设计,将设计、构件生产、现场施工和运行检修四大建设主体"四位一体",协同工作,形成设计主导的链式建设模式。四大建设主体协同完成装配式变电站建设,不仅能简化设计过程、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精度,而且能解决装配式变电站在实施过程中的桎梏,提高施工质量,充分发挥了装配式变电站高效、绿色、节约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在广州市高技能人才实训鉴定基地施工中,西侧基坑支护结构出现了较大变形,曾一度出现了险情。采用对比分析法,对东西两侧基坑的受力及变形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西侧基坑支护出现大变形的原因,即没有对地面裂缝及时做灌浆填缝处理,雨水从地面缝隙和大树根下逐渐长期渗入基坑西侧土中所导致的;最后,介绍了应急抢险所采取的措施及抢险后笔者所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李洪求  徐越  吴增良  李钦瑞 《建筑结构》2019,49(16):55-58,132
某既改项目新增一层下沉广场,下沉广场四周均是既有建筑的地下室。经过多方论证,采用逆作法施工下沉广场能最大程度节省工期,提高业主周转效率。介绍了该工程逆作法施工的设计及要点;重点描述了采用支护和挡墙一体设计的桩墙来代替地下连续墙作为基坑支护的设计做法以及采用钢筋混凝土复合柱代替型钢格构柱的设计做法,此做法的施工难度低于传统施工做法;并介绍了采用钢管桩对原有结构柱进行托换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8.
安俊理 《机械管理开发》2021,36(4):140-141,161
以寺河矿南区回风大巷为工程背景,在分析巷道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锚杆及锚索的主要支护参数,并确定了锚杆及锚索的型号;结合以往的生产实践经验,确定了巷道联合支护方案.实践表明,巷道支护方案合理,可以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智能建造技术创新主体的特点,界定并划分智能建造技术协同创新主体互动关系的范畴和类别,建立智能建造协同创新的多方演化博弈模型,揭示智能建造技术协同创新主体互动关系。主要结论为:①智能建造技术协同创新呈现级联性、函数性、动态平衡性、不确定性和指数性特征;②智能建造技术协同创新主体互动关系分为同质性的内部主体互动和异质性的内部主体与外部主体互动,表现出利益共生、成长进化和共享协同的特征;③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行为有利于对创新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推动智能建造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破碎围岩分别采用锚杆支护、锚喷支护以及锚喷+锚索耦合三种支护方式下的支护效果,进而为破碎围岩巷道选择合理的支护方式提供参考。通过借助FLAC3D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分析不同支护条件下的破碎围岩巷道位移量、应力分布以及塑性区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采用锚喷+锚索耦合支护时,可以较好的控制巷道围岩的位移量、减小应力集中效应、缩小塑性区的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