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文化教育   89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线描结构与色彩结构是工笔人物的基本结构,线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极为丰富的文化积淀,色彩结构在色服从于线的前提下,在“色不碍形,线不碍色”的合作之中共同形成了工笔人物画的画体特征。中国画的色彩观基于中国古代哲学的五行观念而有青、黄、赤、白、黑五行之说,形成了“五彩彰施”、“随类赋彩”的设色准则和要求。学习研究中国古代传统工笔人物画的色彩结构,对发展现代工笔人物画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更新体育教育评价观念,实现体育素质教育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世纪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也是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总趋势。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如何克服现行的学校体育弊端,迅速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已成为学校体育界讨论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影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然而,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还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因素。现分析如下: 一、共性至上的群体性原则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了解不够,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不多,在教材处理上贯彻的是共性至上的群体性原则。在教学中不大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用一种标准来要求千差万别的学生,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在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却要求“大一统”,这虽然对管理和组织教学有利,…  相似文献   
4.
德国施佩耶工业博物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模型》2003,(2):45-46
  相似文献   
5.
高校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终身健身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通过对素质教育的涵义、终身健身意识的涵义、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论述了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地位,分析了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实施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终身健身意识培养的途径、方法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在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上,体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素质教育的内涵与《体育与健康》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阐释,并就把主动意识、整体意识和学法指导引进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意义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高校体育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我国二十一世纪高层次、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本文通过文献资料、走访座谈等方法,结合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现状,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并着重阐明了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和进行素质教育的途径。高校体育要通过各种徐径,确实把素质教育贯彻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8.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立足“三全一主”思想,研究“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这里,有一个孤独的少年,他穿着又肥又大的白衣服,戴着白帽子,呆呆地坐在柜台前。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工作中做到因"材"施"爱",意义重大。在开展工作中可以采取有效途径,如在和美关系中因"材"施"爱"、把握好因"材"施"爱"的技巧和时机和注意角色转换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