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5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三维打印中填充路径的好坏直接影响制件的质量,针对人工牙槽骨选择较优的填充路径尤为重要。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的羟基磷灰石和海藻酸钠作为成型材料,选择不同的填充路径,通过自行开发的三维打印成型设备,采用气动挤出沉积成型工艺,制造出同种规格的牙槽骨。获得了不同路径下牙槽骨的宏观表征、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参数,并对其影响因素做了分析和探讨。为后期人工牙槽骨填充路径的选择和优化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牙槽骨缺损修复对填充颗粒材料性能的要求,基于搅拌造球法,将α-半水硫酸钙粉末制备成硫酸钙球形颗粒.在实验室条件下考察了半水硫酸钙粉末添加量,造球时间以及水玻璃粘接剂浓度对球形颗粒性能的影响,并为制备牙科用硫酸钙球形颗粒提供了基本数据.结果表明,随着粉末加料量增加球形颗粒粒径也相应增大;在一定范围内,延长造球时间会提高球形颗粒抗压强度;随着水玻璃浓度提高球形颗粒形态变差,造球得率下降以及抗压强度升高.  相似文献   
3.
经碱化、氯乙酸修饰和离子交换制备了羧甲基壳聚糖银(CMCT-Ag+),根据吸附前后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计算吸附量,通过改变反应时间、取代度、温度和pH值测定了羧甲基壳聚糖(CMCT)对Ag+的吸附影响;另外,通过大鼠牙槽骨吸收模型分别检测了不同浓度的CMCT+-Ag+对大鼠牙槽骨吸收(ABL)的影响.结果表明:CMCT-Ag+收率为92.4%,取代度为0.98,Ag+含量为10.21%.CMCT-Ag+为粉红色粉末,不溶于水和乙醇,但溶于稀酸.络合反应时间对Ag+吸附量影响不大;而升温有利于吸附;Ag+吸附量随-COOH取代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溶液pH值达到5~7时,CMCT与Ag+络合程度趋于最大.表明环境因素影响CMCT-Ag+的络合,而控制实验条件可促进Ag+的络合.牙槽骨吸收实验结果证明,大于100.0 mg/kg的CMCT-Ag+具有较好的修复大鼠牙槽骨吸收的作用,这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董娜 《粘接》2022,(4):16-19+32
目的:探讨氰基丙烯酸酯类粘结剂在牙周病前牙松动中的使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本院牙周病前牙松动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氰基丙烯酸酯类粘结剂组、双重固化树脂类粘结剂组两组,各5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牙槽骨密度、咬合力、牙周情况、松动度、临床疗效、牙周板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固定后,氰基丙烯酸酯类粘结剂组患者的上颌、下颌牙槽骨密度、咬合力均高于双重固化树脂类粘结剂组(P<0.05)。固定后,氰基丙烯酸酯类粘结剂组患者的PBS、BMD均高于双重固化树脂类粘结剂组(P<0.05),PLW、PLI、PD、AL、BI均低于双重固化树脂类粘结剂组(P<0.05)。固定后,氰基丙烯酸酯类粘结剂组患者的松动度Ⅰ度比例高于双重固化树脂类粘结剂组(P<0.05),Ⅱ度、Ⅲ度比例均低于双重固化树脂类粘结剂组(P<0.05)。氰基丙烯酸酯类粘结剂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00%(47/50)高于双重固化树脂类粘结剂组76.00%(38/50)(x2=6.353,P<0.05)。氰基丙烯酸酯类粘结剂组患者的固位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冠外半精密附着体在肯氏Ⅰ类伴余留基牙牙槽骨吸收是通过改变牙槽骨吸收患牙的冠根比例制作烤瓷联冠同时起到了牙周夹板的作用,并且利用2种不同的的冠外半精密附着体同时修复了游离缺失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临床的应用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牙周维护治疗在保持牙周治疗长期疗效中的作用.方法:对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接受过牙周基础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回顾研究,其中未接受维护治疗者22例,接受维护治疗者17例.临床检查包括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牙龈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缺失牙数,并拍摄全口根尖片评价牙槽骨高度(骨根比值).未维护治疗组的初诊和最后一次复诊的间隔时间平均为5.09年,维护治疗组平均为7.53年.比较初诊和最后一次复诊的上述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未维护治疗组每人每年缺牙0.28颗,显著高于维护治疗组(0.09颗);复诊与初诊相比,未维护治疗组的P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3 mm vs.4.03 mm,P>0.05),而维护治疗组的PD值明显降低(4.02 mm vs.3.03 mm,P<0.05);未维护治疗组的牙槽骨骨根比由初诊时的59.15%下降到复诊时的54.76%,平均每年下降0.86%(P<0.05),而维护治疗组的牙槽骨骨根比复诊与初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51% vs.60.09%,P>0.05).结论:牙周维护治疗不仅可以降低年缺失牙率、PD、BI,而且能明显减缓牙槽骨的进一步吸收,确保了基础治疗后效果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硫酸钙球形颗粒牙槽骨修复材料的生物活性和降解性能,将硅酸钠水玻璃引入该材料中,α-半水硫酸钙为原料,采用搅拌法制备了硫酸钙球形颗粒。采用FT-IR,XRD,SEM表征材料的微观形貌,降解性能和生物活性。研究了水玻璃对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玻璃改变了硫酸钙球形颗粒表面的晶体结合;提高了其生物活性;随水玻璃浓度的增加,降解速度降低。水玻璃固化后在硫酸钙表面形成了Si-O网络膜,并含有大量Si-OH,从而起到了延缓降解速度和提高生物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9.
将挤出沉积成型技术应用于缺损骨组织修复,具有在制备结构精密、微孔复杂的三维多孔骨组织上的独特优势。羟基磷灰石(HAP)和海藻酸钠(SA)因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力学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骨组织的修复和替换中。将两者相结合以得到具有良好外观形貌和孔隙结构的牙槽骨为目的,通过成型实验对其影响因素做了分析与探讨。对后期技术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两种不同固位体设计的可摘局部义齿对牙槽骨的应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三维光弹性应力分析方法,对Thompson半精密附着体固位与RPI卡环固位下颌双侧游离端可摘局部义齿在牙槽骨内的应力分布进行了研究,同时,比较了两种不同固位方法的牙槽骨内的应力分布规律,获得了基牙根尖应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