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6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31篇
工业技术   226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为了解决再制造时机不确定问题,从疲劳和磨损两方面研究了曲轴的主动再制造时机。根据疲劳强度冗余因子及最小油膜厚度临界阈值,提出疲劳主动再制造时机与磨损主动再制造时机的概念。运用非线性多体动力学软件AVL-EXCITE,建立了柴油机连杆大头轴承的弹性液体动力润滑仿真计算模型,用于计算轴承的最小油膜厚度,并以Holland法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综合考虑疲劳和磨损主动再制造时机,建立了曲轴主动再制造时机选择流程,以确定曲轴的最佳再制造时机。以某型号柴油机曲轴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对含有固体颗粒的局部润滑流域建立格子Boltzmann(LBM)离散模型,分析固体颗粒在润滑油中的动力学特性;考虑颗粒形状的影响,推导计入单个固体颗粒运动的润滑方程,并分析得到油膜压力;将油膜流动特性与颗粒动力学计算相结合,分析不同形状的颗粒运动对于油膜压力的影响。分析发现,当颗粒进入润滑油后,经过很短的瞬时颗粒就会达到一个瞬态稳定的状态,无论颗粒在油膜厚度方向的初始位置位于两壁面之间的中线上侧还是下侧,颗粒都会向中线位置移动;当颗粒速度为0时对于油膜压力的影响较大,随着颗粒速度逐渐增大,颗粒对于油膜压力的影响逐渐减小;当颗粒的宽度在油膜厚度方向相同时,长宽比越大的颗粒对于油膜压力的影响也越大;当颗粒长轴相等时,颗粒在油膜厚度方向的宽度越大,则其对于油膜压力的影响也越大,即颗粒形状对于油膜流动的阻碍能力越强,则其对于油膜压力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3.
利用自主设计的径向间隙等效装置模拟滚动活塞压缩机的径向泄漏通道,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压缩机主轴转速、活塞径向间隙值、润滑油黏度、径向间隙油膜密封长度等因素对径向间隙工质泄漏特性的影响。利用气体收集装置对等效装置径向间隙泄漏的气体进行收集,同时用高速摄影记录下收集装置里气泡的动态变化过程,并通过图像处理技术获取气泡的面积,进而转换得到气体的泄漏量。试验表明:径向间隙处的气体泄漏量与转速、油膜密封角、润滑油黏度等因素存在着负相关的变化规律,其中气体泄漏量对转速和油膜密封角的变化表现较为敏感,而对润滑油黏度的变化则反应最小;另外,气体泄漏量与径向间隙值呈现明显正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陆敏  王治乐  高萍萍  王华林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0,49(4):0426002-0426002-7
为了给海面溢油污染识别检测提供理论基础,根据菲涅尔反射公式的偏振反射系数,结合偏振双向反射率因子和粗糙海面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建立了完善的pBRDF模型,仿真在不同太阳入射角度、不同探测器观测角度以及不同海面风速风向等条件下海水和油膜的偏振反射分布函数。结果表明:海水和油膜太阳天顶角为53°和56°时P偏振反射率分别为1.0×10^-5和2.5×10^-5,S偏振反射率随着太阳天顶角的增加而增加;海面风速越大偏振反射率峰值越小;海面风向只改变pBRDF的空间位置;海水和油膜线偏振度空间分布有明显差异。搭建实验平台相机以40°拍摄时,得出海水和油膜的线偏振度分别在0.2~0.4, 0.5~0.7之间,同时表明利用偏振探测获取目标场景的偏振度和偏振角图可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5.
张立娟  岳湘安 《油田化学》2006,23(3):243-247
水驱后的残余油膜将贴于孔隙壁面,为壁面边界层流体,处于三相界面的包围和共同作用下。目前的调研结果显示,油膜的组成及力学特性沿孔壁方向上是变化的。在化学驱过程中油膜不仅受到驱油剂的驱替作用。还受驱油剂/油界面张力、油/固体界面张力及驱油剂/固体界面张力的阻碍作用。由于油膜组成、力学特性及相间作用的复杂性.以往对油膜驱替机理的研究都是从微观实验的角度对现象作观察和定性解释。本文根据水驱后残余油膜在油藏孔隙中存在的特点,提出了油膜驱替的简化模型。基于油膜驱替的微观实验,采用数值方法从定量的角度分别计算了不同黏弹性驱油剂在不同的驱油剂/原油界面张力作用下对残余油膜的驱替效率。考察了驱油剂的流变性、驱油剂/油界面张力、驱替速度等因素对驱替不同厚度油膜的影响规律。进一步探讨了驱油剂/原油界面特性和流变性在驱替残余油中的综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驱油剂对油膜的驱替始于驱油剂/油界面,要同时克服驱油剂/油界面约束力和油膜的屈服应力。降低界面张力、增强驱油剂的黏弹性、增加驱替速度,有利于提高驱替残余油膜的驱替效率。适当增加驱油刑的黏弹性可以放宽驱替薄油膜时对超低界面张力的要求。图13参9。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PM300型减速机在采用8400润滑剂中掺加“万灵霸”添加剂润滑后所取得的润滑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矿用提升机属于高可靠性要求的机械。但其满载启动对动力——传动系统极为不利。静—动压油膜轴承在设备启动之前即将轴顶起,成为液体摩擦轴承,大大降低了动力——传动系统的启动及运行中的力距;同时,在稳定运行阶段又可以切换静压,成为纯动压油膜轴承,去掉额外的动能消耗。因此,提升机的工作可靠性可以大大提高。本文从原理及实践的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9.
防锈油膜电化学不均匀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丝束电极,对防锈油膜电化学不均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涂油金属的腐蚀电位及油膜电阻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油溶性缓蚀剂的加入,可以消除油膜的低阻区,改善油膜电阻的分布。本法可用于研究缓蚀剂的作用机理和评价防锈油的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0.
1.前言油膜轴承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滑动轴承,工作时能在轴与轴瓦之问形成一个完整的压力油膜,脱离金属接触,造成纯液体摩擦,因而也称之为液体摩擦轴承。它的优点是:承载能力大,使用寿命长,摩擦系数低,速度范围宽,结构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