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56篇
  免费   1508篇
  国内免费   644篇
医药卫生   23308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283篇
  2022年   565篇
  2021年   991篇
  2020年   733篇
  2019年   574篇
  2018年   628篇
  2017年   672篇
  2016年   738篇
  2015年   859篇
  2014年   1732篇
  2013年   1562篇
  2012年   1689篇
  2011年   1768篇
  2010年   1278篇
  2009年   1154篇
  2008年   1165篇
  2007年   1036篇
  2006年   921篇
  2005年   791篇
  2004年   595篇
  2003年   528篇
  2002年   391篇
  2001年   379篇
  2000年   267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168篇
  1997年   188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51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90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64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18篇
  1976年   11篇
  1973年   11篇
  196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基于临床信息系统分析总结真实世界的数据,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宝山分院健康信息系统确诊的糖尿病肾病的门诊或住院患者的诊疗信息,建立Excel数据库,采用Excel 2010软件统计高频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及功效;使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中的Apriori算法分析关联规则,采用web节点建构药对关联网状图;运用SPSS 25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477例接受中药饮片治疗的DKD患者,在1203条方剂信息中,涉及中药462种;使用频数排名前5位的中药分别是黄芪、黄精、石斛、山茱萸、麦冬;使用频数前5类的中药类别分别是补气药、补阴药、清热燥湿药、活血调经药、息风止痉药;在30味高频药物中,苦、甘、辛药味最为常见;药性寒、温数量接近;归脾经、肝经、肺经、肾经居多;关联规则提示,药物组合中置信度最高的组合为地龙-当归-僵蚕,因子分析共得到5个有效因子,累积贡献率为47.33%。结论 中医药治疗DKD在补益气血阴阳的同时,兼顾对瘀血、湿邪和痰饮的治疗,结合证型,可考虑使用黄芪、黄精、石斛、山茱萸、麦冬、金蝉花等药物的使用,清热燥湿药物如黄连、黄芩、黄柏可适当加入,为使邪有去处,大黄、车前子或可增添疗效。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渐以年轻化的趋势呈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因其高致残率严重影响病患的生活品质。本文简单阐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并就中医药的角度对该病的治疗概况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新见解和新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4.
Diabetic macular ischaemia (DMI) is traditionally defined and graded based on the angiographic evidence of an enlarged and irregular foveal avascular zone. However, these anatomical changes are not surrogate markers for visual impairment. We postulate that there are vascular phenotypes of DMI based on the relative perfusion deficits of various retinal capillary plexuses and choriocapillaris. This review highlights several mechanistic pathways, including the role of hypoxia and the complex relation between neurons, glia, and microvasculature. The current animal models are reviewed, with shortcomings noted. Therefore, utilising the advancing technology of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 (OCTA) to identify the reversible DMI phenotypes may be the key to successful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for DMI. However, there is a need to standardise the nomenclature of OCTA perfusion status. Visual acuity is not an ideal endpoint for DMI clinical trials. New trial endpoints that represent disease progression need to be developed before irreversible vision loss in patients with DMI. Natural history studies are required to determine the course of each vascular and neuronal parameter to define the DMI phenotypes. These DMI phenotypes may also partly explain the development and recurrence of diabetic macular oedema. It is also currently unclear where and how DMI fits into the diabetic retinopathy severity scales, further highlighting the need to better define the progression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and DMI based on both multimodal imaging and visual function. Finally, we discuss a complete set of proposed therapeutic pathways for DMI, including cell-based therapies that may provide restorative potential.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基于中医"通肾络、益脾肾"治法,探讨通络益肾方对体外高糖培养的小鼠肾小球足细胞自噬和凋亡蛋白SIRT1、BNIP3、P62、Bax表达的调控影响。[方法]成熟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各10只。按照人与大鼠体表面积折算方法计算出大鼠所需中药灌胃浓度:高剂量浓度4.76 g/mL、中剂量浓度2.38 g/mL、低剂量浓度1.19 g/m L,灌胃10 d取含药血清备用。足细胞分6组,正常组5.6 mmol/L葡萄糖+10%正常大鼠血清、高糖组30mmol/L葡萄糖+10%正常大鼠血清、通络益肾方含药血清高、中、低干预组30 mmol/L葡萄糖+10%高、中、低剂量大鼠血清、高渗组甘露醇24.5 mmol/L+10%正常大鼠血清。细胞培养48 h后收集,Hoechst33342荧光染色,观察各组足细胞凋亡状况及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足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自噬标志蛋白SIRT1、P62及促凋亡蛋白BNIP3、Bax表达水平。[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通络益肾方中、低剂量组可降低高糖诱导的足细胞凋亡率(P0.01或P0.05),高剂量组不能改善凋亡情况(P0.05);Hoechst33342荧光染色观察结果也证实通络益肾方中、低剂量组可降低高糖诱导的足细胞凋亡率;蛋白印迹结果显示,与高糖组相比,通络益肾方中、低剂量组自噬标志蛋白SIRT1表达升高,自噬标志蛋白P62及促凋亡蛋白BNIP3、Bax蛋白表达下降(P0.05或P0.01),高剂量组SIRT1、BNIP3、P62、Bax蛋白表达未见明显改变(P0.05)。[结论]中剂量、低剂量通络益肾方能够启动细胞自噬减少高糖刺激下体外培养足细胞凋亡,降低细胞凋亡率及凋亡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芪地固肾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门诊及住院IMN患者141例,根据用药方案分为西药组(西药标准疗法)、中西药结合组(芪地固肾方+西药标准疗法)和中药组(芪地固肾方)3组各47例,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6个月后,中西药结合组和西药组总有效率72.34%、68.09%高于中药组,治疗12个月时3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8个月后中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总有效率75.76%、78.72%高于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在治疗12个月和18个月后较西药组在提高中医证候疗效、减少中医证候积分上更具优势。中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复发率更低,3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芪地固肾方能提高IMN缓解率,在提高中医证候疗效、降低复发率上更具优势,远期疗效可观,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联合采用激光与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0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行激光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IL-6(白介素-6)、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NOS(血清一氧化氮合成酶)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8.00%,68/100)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8.00%,98/100)更高(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NOS水平更高,IL-6、VEGF水平更低(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联合采用激光与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探讨年莉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 将2016年11月-2019年4月年莉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处方信息输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采用频次分析、组方规律分析方法挖掘、探讨年莉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用药特点。[结果] 对年莉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158首处方进行分析,涉及中药207味,使用频次在前10位的药物分别为白芍、川芎、当归、半夏、刺蒺藜、丹参、泽泻、牛膝、厚朴,白术获得9组药对、3组核心药物组合。[结论] 年莉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丰富,高频药物的配伍体现了年莉教授多采用平肝疏肝,补血养阴,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期望能为临床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参考,并为糖尿病肾病在泰国的治疗提供新的理念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替米沙坦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情况。方法:56例探究目标对象均为某院接收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挑选时间2018年6月~2019年6月。将"计算机表法"作为分组的参考,分配为参照组(n=28例)执行依那普利治疗,探究组(n=28例)执行替米沙坦治疗。结果:探究组的LVEF、LVEDd、肌酐、24h尿蛋白4项指标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4项指标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选择替米沙坦治疗后,心室功能的重构以及肾脏预后结局均得到改善,且临床效果比依那普利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