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科学   2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巴里坤膨润土的工艺应用矿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工艺矿物学角度系统研究了新疆巴里坤膨润土矿的矿石特征、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矿物组成与结构、工艺应用属性等,认为巴里坤膨润土矿蒙脱石相对含量高,原土适用于石油钻井、铸造和冶金工业,将膨润土深加工后,可制得符合市场需求的有机膨润土、无机凝胶和高纯度蒙脱石等深加工产品.  相似文献   
2.
新疆巴里坤晚志留世地层及四射珊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巴里坤地区晚志留世地层比较发育,层序清楚,化石丰富,其中珊瑚和腕足类最多.巴里坤地区上志留统叫阔克赛尔克组,又分上下两亚组.下亚组丰产床板珊瑚和四射珊瑚.如Holmophyllum,Kodonophyllum,Tryplasma,Chlamydophyllum,Rhizophyllum,Kyphophyllyum,Entelophyllia,Cymatelasma,Cyathophylloides,Micula.Pilophyllum,Pseudamplexus,Ramulophyllum,SPongophyllum,Spongophyl-loides,Nanshanophhpllum and Thecia,Mesofavosites,Favosites,Pentamerus等,厚76—221m.上亚组仅含一些蜂巢珊瑚(Favosites),厚158—170m.阔克赛尔克山上志留统阔克赛尔克组的生物群落是很特殊的,可与吉林省二道沟区小绥河组.辽宁省昭乌达盟敖汉地区的下石碑组及内蒙自治区百灵庙北的巴特敖包群对比,显然,阔克赛尔克组的地质时代相当晚志留世罗德洛阶.  相似文献   
3.
腐殖质具有对气候环境变化响应敏感的特点,已经展示出了作为古气候演变研究载体的重要潜力和优势,当前,腐殖化度对气候环境变化指示意义的研究主要应用于泥炭沉积上,而对于湖泊沉积物中腐殖化度气候环境变化的研究,至今尚未见到报道,根据新疆东疆北部巴里坤湖湖泊沉积物腐殖化度的分析,同时结合年代学、有机质含量、总有机碳、自生碳酸盐δ13C、δ18O的分析结果,认为该湖泊沉积物中腐殖化度可以较为敏感地反映气候环境变化的相关消息,较高的腐殖化度,指示气候相对湿润,而较低的腐殖化度值,指示气候相对干燥,在此基础上,结合多指标变化,初步划分了巴里坤湖地区近9.4cal kaBP以来经历了干(9.4-7.5cal kaBP)-湿(7.5-5.8cal kaBP)-干(5.8-3.0 cal kaBP)-湿(3.0-1.0cal kaBP)-干(1.0-Ocal kaBP)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新疆巴里坤湖粒度组分分解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位于西风影响区的天山东段巴里坤湖湖泊岩芯样品,对沉积物粒度组分进行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并探讨各分量的环境意义.结果显示,EOF1组分与沉积物粒度小于2μm组分相关系数达0.64以上,并与代表区域有效湿度的碳酸盐氧同位素指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故将EOF1解译为区域有效湿度的替代指标.EOF2组分与粒级为45-...  相似文献   
5.
薛积彬  钟巍 《沉积学报》2008,26(4):647-654
根据中国西北干旱区巴里坤湖BLK 1剖面沉积物的粒度分析,采用粒级—标准偏差法提取了对沉积环境变化敏感的粒度组分。结果表明,巴里坤湖沉积物中45~170 μm粒级组分含量和平均粒径对研究区区域性风沙活动较为敏感,据此结合14C测年数据重建了研究区9400 cal aBP以来的风沙活动历史。在过去的2 000年内,巴里坤湖地区尘暴事件多发或强风沙活动时段主要出现在240~440 cal aBP、600~1 280 cal aBP和1 400~1 800 cal aBP期间,这些时段同历史时期的雨土频率高值期、古里雅冰芯阴阳离子高含量期较为一致。从更长地质时期来看,8 000~8 300 cal aBP、7 400~7 700 cal aBP、6 500~7 000 cal aBP时段,特别是在中全新世(3 900~6 100 cal aBP)期间,区域性的尘暴事件或强风沙活动尤其频繁,这些时段同古里雅冰芯中微粒浓度、敦德冰芯中的微粒含量记录均可以进行良好的对比。干旱区封闭湖泊沉积是记录地质历史时期风沙活动的良好载体,但由于气候环境变化往往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征,因此,对某一剖面沉积物环境敏感粒度组分的提取及应用不具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   
6.
Study results in this paper have indicated that the Holocene climate in Xinjiang, Northwestem China has been alternating between wet and dry conditions, and was punctuated with a series of abrupt climate shifts. A sediment core taken from Barkol Lake in the northern Xinjiang of Northwest China was analyzed at 1 cm interval for grain-size distribution. Abrupt climate shifts revealed by the grain-size proxy occurred at ca 1.4, 3.0, 4.3, 5.6, 8.0 cal kyr B.E, which were well correlated to both the abrupt shifts recorded in the North Atlantic Ocean (NAO) and the Holocen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cooling events in the Arabian Ocean. The correl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climatic changes in the extreme arid Northwest China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NAO, probably via the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affected westerly winds. The strength and position of westerly winds probably modulated the Siberian-Mongolian high- pressure system (winter monsoon),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limate change of Northwest China. Moreover, an evident drought interval during the middle Holocene was also revealed by grain-size proxy.  相似文献   
7.
巴里坤湖泊沉积地层较好地记录了北疆东部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通过对沉积物粒度组分及碳酸盐含量的测量分析,结合测年结果,得出北疆东部地区全新世以来气候环境变化大致经历了5个阶段:(1)8700cal.aBP以前,为全新世早期,环境变干;(2)8700~8200cal.aBP,为一过渡期,湖泊面积扩大;(3)8200~7700cal.aBP,气候以变湿为主要特点,波动较大;(4)7700~2400cal.aBP,气候较为湿润,期间存在一次明显的突发强干旱事件;(5)2400cal.aBP以来,气候转干,剖面顶部指标指示环境恶化。区域气候变化以干湿为主要特点,5500~6000cal.aBP期间的突发气候事件在大区域上与其他记录对应较好。  相似文献   
8.
14C测年是湖泊沉积物定年的主要方法之一,随着对过去气候环境变化的深入研究,对于湖泊样品中的年代要求更高,而不同的测年物质的14C定年结果,会有不同的误差。通过对巴里坤湖部分样品,分别进行块状样有机质、陆生高等植物残体以及孢粉浓缩物定年比较,以探讨干旱区湖泊中14C定年的方法。测试结果表明:孢粉浓缩物与陆生高等植物残体的测年值极为接近,在西北干旱区湖泊测年过程中,孢粉浓缩物有望成为一种可靠的测年材料。在探讨湖泊沉积物年代的"碳库"效应时,孢粉浓缩物定年可能会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树轮宽度记录的天山东段近200a干湿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采自天山东部两处不同地点上下限的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 sibirica Ledb.)树轮样芯,分别建立了树轮宽度年表.经相关普查和响应函数的计算表明,天山东段森林下限的树轮年表与该地区3~6月的降水和气温相关显著,通过定义湿润指数,以树轮宽度为指标,重建了天山东段巴里坤地区近200 a来春季至初夏湿润指数的演变历史,解释方差为42%.统计分析表明,重建的湿润指数序列与邻近气象站的器测资料计算得到的湿润指数序列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重建序列能较好地反映天山东段近200 a来春季至初夏的干湿变化,在200 a中有6个显著的湿润时段和7个显著的干旱时段.天山东段近200 a来3~6月湿润指数序列的显著周期是11 a,然后依次存在16 a、5 a、8 a、3 a和32 a的稳定周期.  相似文献   
10.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借助地理信息系统,以LANDSAT TM标准假彩色合成影像数据作为主要信息源,经过图像增强处理和解译.结合各类地理统计数据,将研究区划分为7个景观类型,采用分离度、景观分维数、多样性、均匀性、破碎性、优势度等项景观指标分析了研究区的景观空间格局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域主要景观类型为草地景观、荒地景观,主要斑块类型为草地、戈壁、林地和耕地;(2)研究区景观破碎度较低,多样性较小,景观较完整;(3)在该区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中,牧业占据主导地位,但由于人类活动影响的增强,平原区草地生态系统退化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