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9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心坨油田为典型的低渗透、高凝稠油油田,先后经历天然能量开采和注水开发2个阶段.针对油藏治理前存在的开发矛盾和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加强动态分析及水淹规律、剩余油分布研究,及时采取注采结构调整、针对性措施挖潜及实施分层系调整等措施,提高了油藏的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2.
牛心朴子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张维库  白红进  田小卫  吴文君 《农药》2004,43(5):214-216
测定了牛心朴子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甲醇提取物、生物碱、非生物碱5部分杀虫、抑菌、除草活性。结果表明,供试样品中尤以生物碱活性最高,浓度为5%时,生物碱对粘虫3龄幼虫没有明显的触杀和胃毒活性,但有强烈的拒食活性;浓度为500mg/L时,生物碱对烟草赤星病菌、小麦根腐病菌、马铃薯干腐病菌及玉米大斑病菌等8种病菌抑制活性最低也达到了85.6%;浓度为1mg/L时,生物碱对反枝苋主茎及主根生长抑制率分别达到了84.2%和85.4%。  相似文献   
3.
交联聚合物是聚丙酰胺聚合物与交联剂通过分子内交联和少量的分子间交联所形成的微凝胶体系。通过室内研究实验,配制了由阴离子型水解聚丙酰胺HPAM(1900万)0.3%+乙酸铬0.15%组成的交联聚合物调剖体系。针对牛心坨油田研究了影响铬体系交联聚合物成胶性能的几个主要因素:水质、金属二价铁离子、溶解氧、聚交比、矿化度等。结果显示,二价铁离子质量浓度超标是破坏牛心坨油田交联聚合物成胶效果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5.
牛心坨低渗裂缝性油藏中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牛心坨油层长期采用一套井网注水开发.平面和纵向矛盾突出、层间动用差异大、措施挖潜难度大等问题。通过开展精细油藏地质特征研究,基本摸清了剩余油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实施分层系开发、注水结构调整、有针对性措施挖潜及优化井下采油工艺技术等.实现了中高含水期油藏的高效开发,提高了油田开发水平。其成功经验对同类油田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贤鸿 《河南石油》2007,21(6):41-43
针对牛心坨油田坨33区块的火山岩,根据岩石中铀、钍、钾含量的不同,利用自然伽马能谱测井,通过对曲线数值的相对大小、曲线相对位置和曲线形态特征三个方面的研究,总结出各种岩性的不同响应特征,从而可以有效地判别岩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辽河盆地牛心坨变质岩裂缝型潜山油藏为对象,在储层“四性”关系研究基础之上,分析了储层构造裂缝分布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为该类油藏的滚动勘探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
牛心坨油田油品性质较差,具有高凝、稠油双重油品特征,因此绝大多数油井投产初期即采用闭式热水循环工艺.随着新井投产、老井复产等措施的实施,油井开井数不断增加,使单井循环水量不断下降,油井作业井次增加,油田生产管理难度加大.通过开采方式转换工艺的实施,在保证油井正常生产的情况下,缓解了循环水排量不足的矛盾,减少倒井,延长油井检泵周期,对进一步提高油井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外,在常规生产较为成功的油井上,利用小修的机会提出同心管柱,节约了管材运输及作业费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田浩 《中外能源》2022,(1):40-45
牛心坨油田已进入中后期采油阶段,目前70%的老井面临产能不足、剩余油难以产出等一系列问题,大规模体积压裂成为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有效手段,其中压裂液性能是影响压裂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提高压裂后的油井采收率,在压裂液中添加减阻剂能够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将原油从微孔喉通道中驱替出来.实验选用牛心坨油区原油,利用旋转滴界面...  相似文献   
10.
热水循环配套采油工艺在高凝稠油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心坨油田为一低渗高凝稠油油藏。经过多年的开发实践,热循降粘生产工艺基本满足了油田开发需要。同时随着油田生产动态变化,不断完善热水循环配套采油工艺技术,并有针对性地选择有效替代采油工艺的试验,满足了油田开发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