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6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部长声音     
《中国信息界》2006,(2):5-5
商务部支持软件出口和信息服务外包 抓紧出台鼓励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支持软件出口和信息服务外包、鼓励引进技术目录等相关配套政策;调整禁止和限制进出口技术目录。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商务部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尽快出台配套政策措施。——薄熙来商务部部长1月16日在商务部党组扩大会议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防腐蚀行业新产品不断涌现,新技术不断完善,防腐蚀效果更为出色,产品更加美观,更具有时代特征,为防腐蚀行业带来崭新的变化。防腐蚀行业的新崛起,是不断满足国民经济各行业需求的结果,是防腐蚀行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并举的结果。自主创新,引领  相似文献   
3.
市场换技术, 能不能换得来,能否成为自己创新的基础,不在于开不开放市场,也不在于别人,关键还在于自己。  相似文献   
4.
《数控机床市场》2007,(9):99-99
XHA2140×120龙门加工中心是北京第一机床厂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再创新自主设计开发的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数控机床。 机床的工艺用途本机床系工作台移动式动梁龙门加工中心,主要用于加工大中等尺寸、重量之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各种平面、曲面和孔,并能够自动换刀。[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河南冶金》2007,15(1):F0003-F0003
活性石灰(焦炭)竖炉,是工业生产白灰的一种自动化炉窑。安钢从日本引进的该项技术,经消化吸收,改进完善,已形成完整的生产管理体系,并取得了投资省,见效快,生产稳定,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6.
《河南冶金》2007,15(6):F0003-F0003
活性石灰(焦炭)竖炉,是工业生产白灰的一种自动化炉窑。安钢从日本引进的该项技术,经消化吸收,改进完善,已形成完整的生产管理体系,并取得了投资省、见效快、生产稳定、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7.
对水刺非织造材料厂商而言,在试图为全球市场提供服务的时候,正面临着在世界范围普遍存在的问题,即高企的原材料成本,尤其是基于石油供应的纤维原材料的成本,以及供需方之间的货运费用。为使购买者愿意消化吸收因远距离的运输而产生的成本,那么提高产品的价值和收益就显得非常必要。为此,赋予水刺材料一定的装饰性就是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张洪成 《中华纸业》2006,27(2):28-30
记者:李总,您好!天津轻工业机械厂是中国轻工业机械总公司的直属企业,是我国生产制造备料蒸煮系统,蒸发苛化系统的龙头企业,这么多年来一直在这两个系统领域作文章,成绩显著,横管连续蒸煮器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取得这样的成绩与产品定位、产品研发是分不开的,坚持做专做精,突出特色。请李总首先介绍一下备料蒸煮系统产品开发的基本情况,取得的经验以及下一步的打算。  相似文献   
9.
《橡塑化工时代》2006,18(2):16-17
我国传动带生产的工装设备通过多年来的引进消化吸收和自行开发,已有长足的进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生产线绳V带和切边V带、同步带及多楔带两大系列为主要代表的生产装备已达到相当水平,基本能满足我国传动带制造的需要。本文主要阐述我国近几年来传动带生产工艺技术和生产装备发展状况,介绍其现状及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0.
硫磺制酸的发展与硫铁矿制酸的发展有所不同,没有象大型硫铁矿制酸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而发展起来的,而是通过消化吸收引进的硫铁矿制酸技术或设备,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发展起来的。我国硫磺制酸起步晚,但发展十分迅速。装置的大型化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的,装置规模从200kt/a、300kt/a起,逐步积累经验,直到800kt/a的建设。随着硫酸生产新技术、新装备的不断开发、应用,我国大型硫磺制酸装置的设计、施工、管理正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