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7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58篇
工业技术   10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矿机械》2015,(12):77-79
在循环湍动流化床实验台上对FCC颗粒进行了流态化实验,采用PV6A反射型光纤探针对内径φ100 mm的提升管内颗粒浓度和波动标准偏差进行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轴向高度表观气速对颗粒浓度的影响较小;局部颗粒浓度的标准偏差结果显示,颗粒浓度波动程度较小,边壁区标准偏差值最小。  相似文献   
2.
水平井筒变质量分散泡状流压降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水平井筒和常规水平管道中气液两相流动的相似和差别,可以预知常规水平管流的压降计算方法对于井筒流动来说就需要进行修正或扩展。本文对气、液两相分别应用质量守恒方程和动量守恒方程,考虑管壁存在人流或出流对于分层流流型压降的影响,得到水平井筒气液两相变质量流动分散泡状流流型的压降计算方法。同时,设计并建立了水平井筒流体流动模拟实验装置,在轴向为气液两相流动的前提下分别进行了上管壁单孔眼注入和下管壁单孔眼注入的压降实验研究,获得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结果吻合很好,这表明该计算方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水平管气力输送是能源化工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水平管气力输送流型特性的研究是设计气力输送装置的重要基础.首先对水平管粉体单颗粒运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述评,介绍了电容层析成像技术(ECT)在水平管气力输送流型特性研究方面的进展,分析了拾起速度、系统背压、粉体物性和发送罐形式等对水平管气力输送流型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水平管气力输送装置设计与优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油田生产中,井筒内井流物的复杂多相流动和结蜡对油井的油气生产以及下游油气处理设施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井流物在井筒中的多相流动及结蜡规律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油井的运行效率.对井流物在井筒中的油气水多相流和油井生产中原油在油管中的结蜡使用Ledaflow进行了模拟分析.根据模拟结果深入研究了井流物多相流动特性以及流型分布规律,并对油管运行中的析蜡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基于电容层析成像和模糊模式识别技术别提出了一种油气两相流流型辨识的新方法。建立了12电极电容层析成像流型自动识别系统,该系统利用Tikhonov正则化原理并结合SIRT(Simultaneous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算法进行图像重建。Tikhonov正则化原理用于克服图像重建过程中的不适定问题,SIRT算法用于提高最终重建图像的质量。根据流型的随机和模糊特性,提出了一种根据管截面重建图像进行流型辨识的模糊流型判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流型辨识新方法是有效的。对于层状流、核心流、环状流、均相流等流型流型辨识的准确率高于95%,辨识一个流型所用的时间小于0.3秒。对于塞状流,流型辨识的准确率高于90%。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型混合装置的开发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与许多化工过程密切相关,为了克服传统的搅拌混合装置或结晶器的缺点,运用薄膜振动混合的理念,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混合装置/结晶器。其具有低剪切应力无搅拌混合和达到固体颗粒的均匀悬浮。在完成新型混合装置的冷模设计加工后,测定了它的流型;并用脱色法测定了甘油与水调配出不同中高粘度的流体的混合时间;通过测定不同振动频率下的混合时间的变化,绘制出混合时间变化曲线,从而可确定最佳的操作条件;通过加入不同密度的固体颗粒,模拟结晶过程的固体相悬浮状况。这种新型混合装置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可视化热虹吸管实验,拍摄了冷凝段内部冷凝液的各种基本流型和特殊流型,设计了试验用多节风冷热虹吸管以及相应的风道系统。采用自行组装的高精度微机控制的测试系统测量温度,对不同工质(水、乙醇、丙酮、氟里昂-11)热虹吸管进行了不同工况的实验。获得了各种工程实际工况下的冷凝换热系数,还获得了冷凝换热系数随热流密度、蒸汽压力变化的规律以及沿2.5米长冷凝面长度上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热虹吸管的冷凝换热系数在很大范围内偏离努塞尔特理论解。本文结合可视化实验,对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垂直矩形窄缝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思勤  王会军 《化工学报》1990,41(6):745-753
本文研究了矩形窄缝通道内气液两相流的流型.用目测和摄影方法得到气液两相向上并流的流型.用x-y函数记录仪测得各种流型下的压差频谱图.作出了以1/X_(tt)~G_t和j_(?)~Re为坐标的流型图.作者还用Lockbart-Martinelli方法计算了矩形通道内气液两相流的压降,并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周云龙  蒋诚 《化学工程》2003,31(1):40-42
对倾斜下降管倾角变化对油气水三相流流型转变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通过大量实验得到流型图 ,发现倾角对流型转变有重大影响 :倾角增大到 3 0°时 ,增大气流量 ,泡状流已不再转变为间歇流 ,而是分层流 ;倾角变化对环状流和间歇流之间的转变影响显著。得到的界限方程规律与实验现象及流型图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0.
周云龙  陈飞  孙斌 《化工学报》2007,58(9):2232-2237
根据灰度共生矩阵具有较好的纹理表达能力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灰度共生矩阵和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气液两相流流型识别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高速摄影系统获取水平管道内气液两相流的流动图像,经过图像处理后,提取图像灰度共生矩阵的纹理特征,进而建立流型图像的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特征向量,并以此特征向量作为流型样本对支持向量机进行训练,实现了对流动图像的流型智能化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水平管道内的7种典型流型,整体识别率达到100%,每幅流型图像的判别时间约为1.7 s,为流型在线识别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