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5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0篇
工业技术   163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云南磷肥工业副产氟资源综合利用途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丽梅 《云南化工》2003,30(1):24-26
根据云南磷肥工业发展情况 ,提出对磷肥工业副产氟资源综合利用的设想 ,并介绍目前国内已有的一些氟资源综合利用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3.
以齐聚副产物制备耐高温泡沫剂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齐聚副产物为原料在实验室分别以AlCl3、AlCl3络合物和杂多酸为催化剂合成并经磺化制备了用于提高石油采收率的耐高温泡沫剂,试验结果说明烷基碳数为16的异构烷基苯磺酸盐常温发泡性能最佳,烷基碳数大于20的正构烷基苯磺酸盐高温发泡性能最佳,后者特别适合高温蒸汽驱油。加入适当的非离子助剂及无机盐能够提高磺酸盐的水溶性,改善发泡剂溶液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从米糠或其它粮食副产物中提取植酸的最新工艺流程,与传统的生产工艺相比,总成本降低50%-60%,缩短了生产周期;最佳的工艺条件为:萃取剂浓度为0.05—0.10mol/L;萃取剂:米糠为6:1(w/w):终止最适宜pH3—3.4,萃取时间2h-3h。另外,对植酸在一些领域中的应用,如在医药、日用化工、食品、纺织、化学工业、金属加工和果蔬保鲜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发展植酸及其下游产品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和潜在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5.
钛白粉副产物硫酸亚铁生产硫酸铵和氧化铁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硫酸法钛白粉副产物绿矾为原料 ,生产硫酸铵和铁红粉 .用含臭氧 ( 5 0 0mg/h)的空气在5 0℃将FeCO3氧化成Fe2 O3·nH2 O .通过煅烧制铁红产品 ,其质量达HO0 1 - 0 2 一级品要求 ;硫酸铵通过净化、除杂、浓缩、结晶 ,生产一级品硫铵 .实验证明 ,本工艺氧化时间短 ,产品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6.
7.
本文详细介绍了压制Ⅰ类胶合板的混酚甲醛树脂的生产工艺,对配方和工艺条件进行了讨论,确定了最佳工艺,并介绍了中试、工业生产和工业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饮用水的安全氯化消毒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饮用水的消毒技术问题,对安全氯化消毒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兰海 《四川水泥》2002,(4):21-22
由工业副产物(矾土生产中的碳铝酸盐渍,磷石膏)制取具有高的自应力能的水泥(цвэсн)之研究结果。这些水泥适用于制作自应力混凝土以及破坏坚硬的岩石和其它结构。  相似文献   
10.
TiO2光催化技术在饮用水深度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iO2光催化技术能有效降解饮用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使之彻底矿化,并且具有很好的杀菌和抑制病毒活性的作用,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饮用水处理技术.就光催化技术对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腐殖质和内分泌干扰物的降解,微生物的灭活等诸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总结与评述,并指出对其进一步研究的重要性和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