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3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四川省牦牛坪稀土矿是我国第二大轻稀土矿,主要矿藏有氟碳铈稀土矿、伴生萤石和重晶石等。为提高微细粒级稀土回收率,采用混合浮选工艺替代原稀土浮选工艺,并研发了新型捕收剂 CXS-211,优化试验提高了新药剂对矿石性质的适应性。闭路试验结果表明 :新药剂可获得稀土 REO 回收率 92% 以上、萤石回收率 88% 以上的混浮精矿。  相似文献   
2.
任俊  卢寿慈 《有色金属》1997,49(2):30-35
在氟碳铈矿与独居石浮选分离中铝盐作调整剂能强烈抑制独居石而使氟碳铈矿与独居石得到有效分离。在白云鄂博混合稀土精矿浮选分离试验中取得良好结果。根据化学的受电子和施电子原理以及在铝盐作用前后氟碳铈矿和独居石表面电性变化,讨论了铝盐在氟碳铈矿与独居石浮选分离中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3.
氟碳铈矿盐酸浸出过程的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盐酸浓度、浸出温度、液固比和矿物粒度对浸出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酸浓度6 mol/L、浸出温度90C、液固比15:1、矿物粒度25 μm的条件下浸出90 min后,氟碳铈矿中稀土碳酸盐的浸出率达到89.6%,而稀土氟化物的浸出率仪为1.5%.氟碳铈矿浸出过程符合产物层扩散模型,稀土碳酸盐和氟化物浸出过程的表观活...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德昌县大陆槽稀土矿主要稀土矿物为氟碳铈矿,其嵌布粒度细,与其他矿物嵌布关系复杂;萤石、重晶石、锶钡硫酸盐矿物等伴生矿物含量高,矿石泥化现象严重,造成稀土矿物难以回收利用。针对目的矿物的分布情况和矿石性质,确定了浮—磁联合的工艺流程,重点考察了脱泥、磨矿细度、浮选捕收剂、抑制剂、起泡剂等条件试验,最终确定了预先脱泥,磨矿细度-0.074 mm占65%,采用水玻璃为抑制剂,新型捕收剂103为捕收剂,SL-301为起泡剂的“预先脱泥—两粗—三扫—三精—精扫选”闭路试验流程,获得品位30.38%、回收率73.74%的浮选精矿和品位11.93%,回收率13.41%的浮选次精矿;浮选精矿通过磁场强度为1.19×103 kA/m的“一粗一扫”强磁作业后,获得品位61.11%、回收率60.09%的最终稀土精矿,浮选次精矿经场强1.19×103 kA/m的强磁产出的粗精矿和浮选精矿经强磁产出的中矿混合再次经过1.19×103 kA/m强磁作业后产出品位56.03%、回收率3.87%的稀土磁选次精矿,磁选产出的精矿和次精矿总回收率达63.96%。  相似文献   
5.
德昌大陆槽稀土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昌大陆槽稀土矿主要稀土矿物为氟碳铈矿,嵌布粒度细,与天青石、重晶石、萤石、褐铁矿共生关系密切。矿物工艺特性研究说明,氟碳铈矿在磁性上与重晶石、天青石有较大差异,在密度方面与萤石、褐铁矿及脉石矿物有较大差异。选矿试验说明磁—重流程优于其它三种流程,可以得到品位REO51.08%的优质稀土精矿,回收率为78.11%。  相似文献   
6.
牦牛坪西部矿区稀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牦牛坪西部矿区的氟碳铈矿为研究对象,利用 X 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MLA矿物自动测量系统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工艺矿物学分析。结果表明,该矿石中稀土元素以镧、铈、钕及镨四种元素为主,总稀土氧化物(TREO)品位为 6.9%。该矿样中稀土矿物种类主要为氟碳铈镧矿,稀土矿物品位较高,属高价值稀土矿。其他矿物主要为重晶石、萤石、长石和石英等,其次是云母、角闪石及褐铁矿、赤铁矿等。矿石中氟碳铈镧矿、重晶石、萤石具不均匀中细粒嵌布的特征,需要细磨至 -0.019mm 才能达到单体解离。  相似文献   
7.
攀西地区氟碳铈矿选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氟碳铈矿选矿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稀土矿物与其伴生矿物钙、钡、锶矿物的分离技术。二是微细粒稀土矿物回收技术。本研究确定的粗——细分选,重——浮联合流程、浮选药方及其与之相适应的浮选工艺以及L102和L108主、付捕收剂混合药方,在PH=7.5~8.5范围,加少量水玻璃,可获得高品位,高收率稀土精矿。  相似文献   
8.
于秀兰 《湿法冶金》2011,(3):197-200
氟污染具有强穿透性和不可逆性,对环境易造成危害。现行氟碳铈矿分解工艺中,氟以气相形式逸出,即浪费氟资源,又污染环境。随着国家对氟碳铈矿资源和环境安全的重视,建立清洁的氟碳铈矿分解工艺势在必行。介绍了氟碳铈矿冶炼生产氯化稀土过程中氟的脱除和资源化方法,旨在为开发新型绿色稀土冶炼工艺、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氟碳铈矿低污染冶炼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仕林  何春光  曹植菁  刘咏  赵凡 《稀土》2003,24(4):32-35
从氟资源化出发,提出了氟碳铈矿低污染冶炼工艺。新工艺回收氟70%以上,减少了Ce( )还原和除Fe、Th等工艺步骤,H2SO4可以多次重复利用,大大减少了化学材料用量,提高CeO2收率10%以上,从源头上大幅度削减了污染负荷,并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某氟碳铈型稀土粗精矿中铁含量较高(全铁3%~10%)、稀土氧化物(REO)含量偏低,约占50%~60%,水分为6.5%;经工艺矿物学分析表明,粗精矿中铁元素主要以弱磁性的赤(褐)铁矿的形式存在,且部分铁矿物与氟碳铈矿解离不彻底,难以直接采用磁选方法与氟碳铈矿分离,因此采用磁化焙烧-磁选工艺提高REO品位。磁化焙烧热力学分析表明,在磁化焙烧过程中,氟碳铈矿发生分解反应,不会与铁氧化物发生反应;当温度高于626.85 ℃时,水会与碳发生水煤气反应产生CO和H2,即水分的存在有利于铁氧化物的还原。含水的稀土粗精矿在还原温度为650 ℃、还原时间为30 min和还原剂用量为2%的条件下,磁化焙烧的还原度为41.59%;经过一次粗选、再磨再选的工艺,精矿REO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68.53%、96.59%,铁粉的铁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68.56%、80.38%。该工艺的应用既提高了精矿REO和铁精矿品位,又省去了干燥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