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632篇
  免费   4901篇
  国内免费   3817篇
工业技术   120350篇
  2024年   658篇
  2023年   2292篇
  2022年   2293篇
  2021年   2731篇
  2020年   2631篇
  2019年   2987篇
  2018年   1515篇
  2017年   2287篇
  2016年   2696篇
  2015年   3802篇
  2014年   7318篇
  2013年   5838篇
  2012年   6454篇
  2011年   6751篇
  2010年   6347篇
  2009年   6546篇
  2008年   7308篇
  2007年   6533篇
  2006年   5402篇
  2005年   5763篇
  2004年   4863篇
  2003年   4422篇
  2002年   3404篇
  2001年   3022篇
  2000年   2728篇
  1999年   2013篇
  1998年   1878篇
  1997年   1538篇
  1996年   1491篇
  1995年   1277篇
  1994年   1132篇
  1993年   952篇
  1992年   898篇
  1991年   910篇
  1990年   670篇
  1989年   642篇
  1988年   90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瞿中  谢钇 《计算机科学》2021,48(4):187-191
针对现有的混凝土裂缝检测算法在各种复杂环境中检测精度不够、鲁棒性不强的问题,根据深度学习理论和U-net模型,提出一种全U型网络的裂缝检测算法。首先,依照原U-net模型路线构建网络;然后,在每个池化层后都进行一次上采样,恢复其在池化层之前的特征图规格,并将其与池化之前的卷积层进行融合,将融合之后的特征图作为新的融合层与原U-net网络上采样之后的网络层进行融合;最后,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在测试集中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平均精确率可达到83.48%,召回率为85.08%,F1为84.11%,相较于原U-net分别提升了1.48%,4.68%和3.29%,在复杂环境中也能提取完整裂缝,保证了裂缝检测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地表沟谷发育排查难度大、精度低、大规模专项排查耗费人力物力且人员安全得不到保障等问题,采用无人机航测结合地表数字模型对地表裂缝进行测量观测,后期对地表裂缝进行充填。实践表面,该技术可提高地表排查的效率,对人力无法涉及的危险区域能够进行精确排查。  相似文献   
3.
评价沥青技术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沥青与集料间的粘附性,并且沥青路面的质量和耐久性很大程度上受到沥青与集料间粘附性的影响。沥青裹覆集料后的抗水性除了与沥青的各种性质有关,还与集料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有关。无论是南方多雨地区还是北方季冻地区,都面临着严重而且普遍的水损害问题,水损害会极大影响路面的耐久性。引起沥青从集料上剥落的原因有很多,如路面厚度不足、压实度不够等,但是水损害问题才是导致沥青从集料上剥落的根本原因,才是导致沥青与集料粘附性不足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裂缝的产生会导致井壁混凝土的水密性能和耐久性能降低.高吸水性树脂(SAP)可在裂缝中膨胀并堵塞裂缝,从而提高井壁混凝土的水密性能和耐久性能.但SAP堵塞裂缝的机理仍需进一步研究.探究了SAP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水渗透测试分析了SAP的裂缝堵塞效果.并借助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探究了裂缝中SAP颗粒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SAP的掺入导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略有减小.SAP的掺入也会导致预开裂砂浆中的水流速减小,水流速的减小程度随SAP掺量的增加而增大.SAP可在SAP孔中膨胀并堵塞SAP孔位置的裂缝,说明SAP导致水流速减小的原因是SAP能够在裂缝中发生膨胀.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考虑毛管压力、渗透压、膜效应以及弹性能的压裂-焖井-生产多过程多相流模型,提出了以产能最大化为目标的页岩油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后焖井时间优化方法,采用现场生产数据和商业软件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基于该模型和方法,根据现场压裂压力数据反演裂缝参数,建立物理模型,模拟了压裂、焖井以及生产阶段储集层孔隙压力、含油饱和度的变化动态,并研究了7种因素对最优焖井时间的影响规律,通过开展正交实验明确了最优焖井时间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随着焖井时间增加,累计产量增量先快速增加后趋于某一稳定值,变化拐点对应的焖井时间为最优焖井时间。最优焖井时间与基质渗透率、孔隙度、毛管压力倍数及裂缝长度呈非线性负相关,与膜效率、注入液体总量呈非线性正相关,与排量呈近线性正相关。对最优焖井时间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注入液体总量、毛管压力倍数、基质渗透率、孔隙度、膜效率、压裂液矿化度和排量。  相似文献   
6.
检测原始记录属于实验室技术记录范畴,通常是以规范化的表格形式对检测过程中的样品状态、设施条件、检测数据等信息的记载。检测原始记录的内容是否真实、准确、规范和完整,直接影响检验工作的可追溯性和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作为检测机构技术人员,最应弄明白的就是原始记录。平时尽管记录常在手边,但在内审和外审过程中依然发现诸多问题,因此,如何提升检测原始记录质量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7.
8.
梁星  姚新改  李昂 《机电工程》2020,37(5):537-541
针对磁力滚压过程中载荷多变、接触应力不均的问题,对磁力滚压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依据液性塑料的不可压缩性、均匀传压的特点研发了一套新型刀具。基于Ansoft对系统磁路进行了有限元仿真,确定了磁力滚压刀具的磁力线分布与单磁极平均径向磁力,结合ANSYS Workbench静态场仿真,验证了刀具结构的合理性;利用Fluent对液性塑料在预应力与载荷变化工况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了液性塑料的引入能使各滚珠滚压力在滚压过程中保持均匀分布,当工况变化时,在0.008 s的时间内即可完成均匀传压;最后对新刀具的加工性能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内置液性塑料磁力滚压刀具加工,可使不锈钢管内壁R_a由0.828降低到0.187,粗糙度值与周向残余应力分布趋于均匀;该结果对提高长不锈钢管内表面加工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